千亿大牛蛙时代,全产业链发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广东将成立牛蛙绿色发展联盟_南方plus_南方+

11月18日,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筹备会暨牛蛙产业升级座谈会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成功召开。

南方农村报 何昊凤  莫景文 拍摄

“我们正在创造历史,那就是要创造牛蛙新历史高度,将牛蛙打造成第二个小龙虾,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水产品品类,推进牛蛙产业绿色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18日,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筹备会暨牛蛙产业升级座谈会成功召开。在绿色养殖、碳中和和食品安全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政府携手科研院校、媒体以及牛蛙养殖、动保、饲料、流通加工、餐饮等全产业链主流企业,探讨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之路,助力牛蛙冲刺千亿元产值。

目前,全国牛蛙养殖年产量60万吨左右,养殖遍布10多个省份,带动上下游产业百万人就业,形成一个近800亿元的大产业。“虽然牛蛙存在种种问题,但是牛蛙产业生命力很顽强,希望政府加强监管和支持牛蛙产业,让牛蛙在阳光普照下健康可持续发展。”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春晓认为,牛蛙发展来到十字路口,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趋势的必然。

经过30-40年的发展,牛蛙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与会代表一致看好牛蛙产业未来发展,牛蛙产业有基础、有需求,有问题、有瓶颈,可转型、可突破、可绿色发展,建议成立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联盟,依托一二三产业联合建立可复制的示范发展模式,引领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牛蛙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牛蛙成为下一个千亿元产值的国民网红水产品。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淦指出,牛蛙是重要的水产品,完全可能超过小龙虾,未来将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类。

广东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主持座谈会

广东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主持座谈会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春晓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春晓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推广部副部长陈智兵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推广部副部长陈智兵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水产版》主编苏若晶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水产版》主编苏若晶

牛蛙来到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作为近年风靡大江南北的餐饮网红,牛蛙成为一种年轻消费风尚现象。“牛蛙与各大餐饮品类都能够很好地兼容,几乎各种菜品和菜馆都融合了牛蛙。”广州市盛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永明认为,牛蛙完全有可能发展超越小龙虾。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雄英指出,牛蛙养殖产量从0发展到20万吨,花了数十年;从20万吨增长到40万吨,用了5年;从40万吨增长到60万吨,仅用了2年。

左: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雄英;右:广州市盛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永明

左: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雄英;右:广州市盛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永明

但也是过快的发展让牛蛙暴露出不少问题,牛蛙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推动牛蛙绿色健康,发展健康蛙、生态蛙、无抗蛙,改变牛蛙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是成为行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鲜蛙肉集中分割与配送是牛蛙未来的发展趋势。”广州绿程水产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品思表示,牛蛙的集中屠宰非常有必要,这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从生产端来看,牛蛙被定义资源节约型养殖品种,不仅节约饵料资源,也节约土地资源,具备快速复制规模化养殖的条件。牛蛙具备由消费终端反向整合提升养殖端的基础和条件。潘淦表示,水产是水上粮仓,牛蛙或将成为国人赖以生存的粮食品种之一;深圳市蛙声一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楠强调,牛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业,未来将走向规模化的发展之路。

左:广州绿程水产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品思;右上: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淦;右下:深圳市蛙声一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楠;

左:广州绿程水产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品思;右上: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淦;右下:深圳市蛙声一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楠;

“牛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殖水产品种,消费市场需求非常高,如今产量60万吨,拥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指出,牛蛙单位面积的产量非常高,这是牛蛙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弊端。“行业可以尝试大胆尝试前期育苗、标粗阶段可考虑严格工厂化循环水培育,后期养大蛙进行生态养殖,形成一套综合性养殖模式。”

牛蛙产业发展瓶颈可解决、可绿色发展

毫无疑问,绿色健康养殖是牛蛙产业发展的基础。实际上,牛蛙绿色升级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解决,可发展。在座谈会上,各位专家、企业家就针对牛蛙行业痛点,开出治理药方,共同探索牛蛙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呼吁产业良性发展。

“牛蛙相关技术、人才和科研力量很薄弱,基础研究空白,这也是造成牛蛙养殖业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无序发展的核心原因。”张春晓呼吁政府加大牛蛙相关科研投入,加强牛蛙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建议建设有标准的示范产业园,统一集中管理。

广东恒旺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映波表示,牛蛙行业没有明确的养殖标准也是痛点之一,他盼望政府可以出台牛蛙养殖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亩产标准、尾水排放标准,以文件为依据,降低养殖密度。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淦也表示,牛蛙产业要升级,必须解决药残和污染问题,这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

尽管受到诸多制约发展,但是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思考系统解决牛蛙环保和食品安全问题,不少企业已经展开行动。

针对牛蛙药残问题,岳阳雪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总监李京希着重介绍雪晖农业无抗蛙、生态蛙养殖模式。为解决牛蛙养殖尾水污染问题,海之味集团董事长助理陈雄英分享了海之味重金打造的工厂化循环水养蛙模式;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涛也表介绍源信在澄海建立了示范基地,基地在养殖污水处理与规范用药方面双管齐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认可。

左: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涛;右上:广东恒旺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映波;右下:岳阳雪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总监李京希

左: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涛;右上:广东恒旺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映波;右下:岳阳雪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总监李京希

厦门兴牧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伟表示,牛蛙进入绿色大保健时代,加强饲料、动保等投入品的健康高效研发,餐饮界进行无抗蛙进行保价回收,是推动牛蛙绿色养殖的关键。彭楠和哥老官采购总监姜健兵都认为食品安全是行业的命脉,牛蛙餐饮需要稳定的货源、稳定的品质、稳定的价格,如果能够做到真正的无抗蛙,餐饮企业是可以产生溢价,保证养殖户合理的利润进行收购。

左:厦门兴牧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伟;右:上海哥老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姜健兵

左:厦门兴牧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伟;右:上海哥老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姜健兵

“牛蛙要健康良性发展,要真正做大做强,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以及技术模式提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推广部副部长陈智兵在座谈会总结环节上表示,牛蛙产业发展需要全面布局规划,加强全产业链联动。

成立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联盟 寻找示范点建立可复制模式

长期以来,广东牛蛙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站在牛蛙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广东义不容辞带头扛起引导牛蛙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任。然而,当前牛蛙产业发展处于无序阶段,缺乏技术、缺乏研究、缺乏资金、缺乏政策支持,也缺乏标准与引导,衍生诸多问题导致广东牛蛙养殖向广西、湖南、云南、重庆等地迁移。在牛蛙未来前景广阔的发展趋势下,解决环保问题,实现高质量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业界的一道必解题。

“牛蛙的转型升级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张海发表示,牛蛙产业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加强对牛蛙科研发展的支持,比如育种攻关问题,引导养殖户按照已制定牛蛙养殖标准开展养殖生产,加大力倡导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以及产品证书认定,大胆探索多种养殖模式,发挥政产学研的作用,把产业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

同时,成立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联盟,也成为业界的呼声。因为牛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行业的支持。因此,本次座谈会探讨成立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联盟,这是一个以生产主体、市场主体、科研主体、服务主体为核心的牛蛙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联盟,通过一、二、三产业自我约束、自我研究与自我发展,实现绿色升级;同时,鼓励企业大胆探索科学养殖模式,大力寻找牛蛙绿色养殖示范点,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与支持联盟、龙头示范企业、自我转型的先行企业,引导养殖户依养殖标准生产,建立起可复制的绿色、科学养殖示范模式,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希望相关龙头企业加入联盟,且向全广东省寻找真正可行的绿色养殖示范模式,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广东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推广部副部长陈智兵、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春晓、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德嘉、广东恒旺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映波、厦门兴牧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伟、深圳市蛙声一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楠、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淦、广州市盛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永明、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水产版》主编苏若晶、漳州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雄英、上海哥老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姜健兵、岳阳雪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总监李京希、广州绿程水产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品思、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涛等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德嘉

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德嘉

南方农村报 何昊凤  莫景文 拍摄

南方农村报 何昊凤  莫景文 拍摄

【记者】马俊敏、蔡丹燕、莫景文

【摄影】何昊凤、莫景文

编辑 黄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