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高州人组成的“中国荔都”拼图_南方plus_南方+

《南方农村报》2021年7月6日 06版

《南方农村报》2021年7月6日 06版

高州,有两个“千年”。这是一个发展了1400多年的岭南古郡,也是拥有2000多年荔枝种植历史的“荔枝县”。荔枝先于“高州”之名,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3

时间的浪潮冲刷,古郡几经变幻,荔枝产业却延续至今,日益壮大,现已覆盖全市55万亩的土地。每年夏天,高州大地满山红遍、荔枝飘香,家家户户果事忙,大大小小满载荔枝的货车开往全国各地,曾是贡品的高州荔枝,“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州荔枝从业者众,他们共同拼出了高州“中国荔都”图景。

8

“荔枝需要专业管理”

“这里占地超1000平方米,有多个功能区,可以完成清洗、杀菌、分拣、包装等工作。”6月4日,何建和的基地迎来了一批省里考察的领导,他熟练地向嘉宾介绍这些年荔枝园发生的变化。今年重磅推出的“田头小站”,得到了多方青睐。

田头小站是高州发力田头仓储冷链物流体系的一次创新举措。“田头小站不同于传统冷库,可以满足荔枝产地加工处理的多元化需求。能在这里做试点,我很荣幸。”何建和笑道。

何建和用了30多年的时间,把果园打造成高州荔枝产业的标杆。他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每年都会接待好几批考察团。

“果园需要精细化管理。”何建和告诉记者。后来,他把果园面积从600亩缩减为200亩。

何建和是最早一批在果园铺设滴灌设施的种植户之一。为了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率,他还特意将荔枝树隔行挖除,“有助于培养丰产稳产型树冠。”他说。

6

他还连续多年对果园荔枝品种结构进行优化,把黑叶、白蜡等品种,改接为妃子笑、白糖罂、桂味、糯米糍等,延长了荔枝上市时间,“地头价格能够提升3—4元/斤。”凭借前期的努力,何建和实现了果园“小年”产量不减、“大年”丰产丰收的目标。

2013年,他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提供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此后多年,合作社从单一生产到兼作收购和加工,并建立起多个物流中心和网销平台。

去年年底,茂名市荔枝优势产区产业园荔枝嫁接换种项目实施,作为茂名第一荔枝产区的高州稳步推进。何建和接受委托,与其他果农组成了120多人的嫁接队,负责片区内的品种改良任务。“今年11月之前,应该能完成9000亩的改良任务。”他说。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高州累计改造果园面积14万亩,优质品种率有30%提高到55%。

提高种植技术、加强品种改良带来了切实的效益,果农管理意识也大幅提高。今年,何建和带领合作社30多个社员,销售荔枝收入共约500万元,业务内容覆盖传统销售、电商和采摘游。

“线上销售卖价更高”

2013-2014年后,高州荔枝电商飞速发展,成为不少青年返乡创业的首选。90后、00后明显增加,给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风,首先是从根子镇刮起来的。这个有“中国荔枝第一镇”之称的地方,孕育出了庞大的电商微商群体。物流站点,电商广告在这里随处可见。

梁永艳,是高州最早做电商的代表之一,大家都称呼她为“阿艳”。早年间她外出打工的时候,就总带荔枝给同事朋友们品尝。2013年阿艳结婚生子后选择留乡,次年开始在网上销售家乡荔枝,第一批客户,就是曾经的同事。2016年,随着微信快速普及,这些早期电商从业人员的营销阵地发生变化,微信成了“主战场”。

问及做微商需要哪些准备,阿艳说:“一部手机、一个微信号,然后干就好啦!”从第一年每天订单不足百件,到第三年日出货超千件。阿艳直言,“收入比线下销售好多了。”

易操作和高收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荔枝线上销售“大军”。政府顺势而为,2016年起,高州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扶持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支持镇村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集聚区、服务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引进等。

产销对接会上,高州荔枝统一了包装和标识。

产销对接会上,高州荔枝统一了包装和标识。

“电商的收购比统果要高2—3元/斤,但对果品要求也高,要保证好的品相。”村民董虹妙告诉记者,电商的发展增加了人们果品分级意识。

“一定要做好品控,这是客源不断增加的基础!”阿艳再三强调。

荔枝还未上市,就开始在朋友圈发预售通知,这已经成为高州荔枝人的常规操作。早在2016年,高州大小电商就开启荔枝预售工作,在京东商城、天猫网站等投广告,享5斤送1斤等优惠措施。今年4月,高州荔枝还未上市,通过各方渠道预定的订单就超过3万吨。

目前高州电商从业人员3万多人,电商企业1700多家,微商超3000家。随着业态发展越来越成熟,更多果农加入其中。他们多以家庭为单位。一家老少齐上阵,接单、称重、分拣、打包、发货……一天可发上百件。

线上销售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不少人开始尝试在自家果园直播带货,“来吃荔枝啊”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

2021年,高州通过电商销售荔枝4.5万吨,比2020年增加50%。

“这两年物流变化尤其明显”

何清回忆,2013年之前,寄送荔枝直接用果篮装,保鲜效果不佳,交通也不便利,荔枝很难运输到更远的地方。“如果物流跟不上,电商根本发展不起来。”

“头两年发货,一天要往镇子上跑好几趟。”微商林英华介绍说。后来线上订单增多,村子里物流需求增加,他与物流企业沟通,拿下了村级代理权。2017年,在柏桥村建起了第一个临时快递揽收点,并承担周边村民的荔枝寄送服务。

“早上起来就没停过,手机根本不能离手。”林英华告诉记者,有些寄送荔枝的店家一大早就来了,自己既要处理订单,还要兼作客服,直到快件送走才能休息片刻。

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入驻高州,乡村合作点或揽收点增加。“这两年变化尤其明显,全村临时快递点已经发展到十几个,发货量明显增加。”林英华说。

5

记者了解到,目前高州已建设配套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439个行政村物流覆盖率达到100%。去年以来,高州探索“荔枝冷链直运落地配”新模式,以江浙沪皖地区为试点,开设运输专线,与航空物流相比节省物流成本超60%。

物流体系不断健全的同时,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升级,从竹筐到泡沫箱,从隔热板到冰袋,从传统货车到移动冷链车。制冰场不断增加,销售范围逐渐扩大。

一个个微小改变聚集,带来了撬动行业大变化的“洪荒之力”。这些荔枝人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用实际行动,雕琢出独属于高州的荔枝产业新业态。

从事电商工作的过程中,朱华萌生了固定收购点做中转中心的想法。2017年底,他与两个搭档一拍即合,与顺丰构建了深度合作关系,成立了盛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高峰期公司日销售荔枝上万件。

“2019年,公司升级了荔枝处理设备,实现半自动化分选功能。再多订单我们也供得上。”朱华自豪地说。

“希望更多人认识高州荔枝”

 2021年,高州“中国荔都”之名传开,成为继“中国荔枝之乡”“全国水果第一县”之后,高州人又一个引以为傲的存在。

高州人善用资源,充分发挥荔枝产业“六个最”(历史最久、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业最强)优势,打造成为广东名副其实的荔枝产业高地。今年4月,高州市水果产业协会发出“珍惜高州荔枝千年品牌和荣誉”的倡议,得到了全市荔农的积极响应。

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达为告诉记者,今年的荔枝营销让他印象深刻。“花期就预计是大年,我们十分恐慌,担心丰产欠收。”他提到,后来政府急果农之所急,策划了系列品牌宣传活动,推出统一品牌标识,邀请媒体作正面宣传和引导。

2

这套营销“组合拳”为果农注入“强心剂”。果农稳了,价格就稳了。

如何把家乡美味分享给更多的人?从业多年,何达为一直在思考这方面问题。短视频的兴起给他提供了一个方向。

“我希望通过一些有温度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高州的乡村变化。”何达为说。3月,他联系团队提出想法,一周之内商定细节,策划了“高州故事”这一视频号。第一个视频就确定以荔枝为主题。

高州人重视文脉传承,他们善用文化元素,提炼城市发展精髓。2015年全力打造的“好心高凉”文化品牌,即源于冼夫人所说的“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去年8月,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全体美术老师,在北关社区安荣巷,构思创作了8幅画作,以高州历史名人高力士为主要人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出高州“千年荔乡”的主题。

荔枝古场景再现一骑绝尘。

荔枝古场景再现一骑绝尘。

目前,高州还保存根子柏桥贡园、泗水滩底贡园、分界南山贡园、大井大坡山荔园这4个千年古荔枝树林。“要进一步挖掘进一步挖掘古荔枝树与高州的故事。”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龙国源说。

旧的故事得以传承,新的故事仍在继续。

近年来,围绕荔枝仓储、物流、电商、文化旅游、观光采摘等新业态,高州创建了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一条长40公里展现岭南乡村风貌和荔枝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带。2020年,园区共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统筹】董玉

【记者】晁海娟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董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