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葡萄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精致,所以售价往往很高,国内不少种植户想法设法弄到日本的葡萄栽培手册,想依葫芦画瓢,但成功者甚少。
叶玲珑老师从中总结出日本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与特点,可以对照国内市场葡萄管理,借鉴学习
土肥水管理  
日本非常重视培肥土壤,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树体叶、果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确定果园施肥量;同时掌握葡萄的营养周期,在葡萄发育过程中,进行不同营养管理,达到肥力充足,营养元素均衡,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6~8%。



标准化管理,控产提质  
大力推行标准化模式栽培,在架式、株行距、整形修剪(严格控制葡萄园枝蔓、新梢、叶片、果实的保留数量)、施肥种类、数量、次数、葡萄园生草和除草、果实套袋、防护林、棚架设施、喷滴灌设备等方面都按预先确定的栽培模式开展实施。虽然成本高,但能够切实达到病害发生率低、果粒大小均匀、糖度高等要求。
合理的栽培密度  
露天栽培葡萄为了适应机械化作业需要,多为大株行距,有的也采用先密后疏的栽培方法。
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  
架势:为了适应日本的海洋性气候及其人文地理环境,日本葡萄露天栽培多为水平棚架式。
整形:过去修剪多采用X树形,现在逐步改用H形或T形大树形整形,日本栽培者认为,5年生及以上的葡萄树才能达到最好品质。
修剪:根据不同品种架式和整形分为长、中、短梢混合修剪。
花穗、果穗处理:花穗整理大都采用整穗、套袋等栽培技术。通过整穗达到果穗完整,穗形、重量基本一致,每穗果粒数、果粒重、着色度基本一致,最终达到果实紧凑度、色泽、口感最佳的目标。
果粒无核化处理:运用赤霉素等诱导葡萄无核结实;利用细胞分裂促进剂CPPU促进果实膨大。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生长调节剂的生产、组合和包装也达到了特别精细化的水平。
套袋处理:葡萄套袋有防病、防虫、防鸟、防雨、防日灼、防裂果、防喷药污染等效果,套袋葡萄外观漂亮,品质上乘,袋的大小和颜色因品种和控制成熟期而异。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重视统防统治,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农业防治:结合冬剪,腐熟掩埋各种病虫枝、叶、干枯果穗,消灭越冬虫卵和病菌,降低病虫基数。为提高果实外观和确保安全,避免农药直接喷到果面造成农药残留,进行果实套袋也是降低病虫危害的有效方法。
物理机械防治:在害虫成虫盛发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透翅蛾、吸果夜蛾等害虫,减少果园卵量。小面积果园还可设置糖醋液诱杀。
控制农药污染  
葡萄园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植物源杀虫、杀菌剂、昆虫外激素、植物油乳剂和矿物油、矿物源农药等。
生草栽培  
日本的果园基本都采用生草栽培模式,生草主要品种有三叶苜蓿、草木樨、白三叶、禾本科绿草等。起到保土、保墒、增肥、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设施化、机械化、省力化栽培  
果农基本都配有各类果园机械,果园内都有喷、滴灌设施。避雨大棚、温室大棚、限根等设施齐全。
商品化处理  
果实糖度和着色达不到要求绝不采收,所以葡萄成熟程度一致,质量优良稳定。据介绍,先锋葡萄采后和装箱处理的用工数占全年劳动时间的24%。
按规程操作,产品可追溯  
日本小的农业企业大都有自己的品牌体系。农民们在按照特定规程操作的同时,都准确地记录各项管理工作,建有完整的管理档案,做到产品质量可追溯。
农产品标准一般分为三类,包括有机栽培、绿色栽培、普通栽培,日本的农产品实行实名制销售。
多种栽培模式并行  
日本葡萄设施栽培模式主要有促早和延后栽培、避雨栽培、限根箱式省力化栽培,以达到现代化栽培中葡萄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要求。
一些启示:日本葡萄栽培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①重视地下部分的管理:主要包括土壤、根系及肥料施用。常有人疑惑吴小平的葡萄为什么卖得那么贵,还卖得那么好?你可能不知道他光花在土壤改良的费用就高达400多万,试问没有良好的土壤环境哪来健壮的根系,根系不好,葡萄又怎么会好呢?
②合理控产: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日本葡萄亩产是严格控制在1000公斤左右,种出来的葡萄商品性极高,本身对树体也是一种保护。当然,我们不需要过度的精细,这个还涉及到消费水平及市场需求,但至少不要让说了多年的“控产增质”成为一句空话吧!
③加强采后管理:这里包括采后对树体的养护以及果实的商品化处理。树体的养护主要包括保叶控梢、中耕松土、采果肥基肥的施用以及后期的清园。
④商品化处理:对于优质水果生产园来讲,品质控制最后的结果必然在分级和包装上得到体现,但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如果是自行销售的果园一定要格外重视此部分。


来源:葡萄记事
编辑:农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