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调研团走访连南、连山“头雁”学员_南方+_南方plus

为期2天,走访8家企业,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2023年12月26-27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大湾区培训学院项目主任卢瑞瑞等指导团队走进粤北地区的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与当地“头雁”学员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头雁”学员的信息共享和指导服务,鼓励“头雁”学员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实现2022及2023年“头雁”学员跨界联动,共同推动乡村产业繁荣发展。

2023年10月24日,2023年广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正式启动,广东省围绕海洋牧场、粮食安全、智慧农业、岭南蔬果、农产品深加工、新媒体业态创新、和美乡村建设、特色禽业、农业绿色防控和茶叶等10个专题培育“头雁”1100名,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

作为“头雁”项目培育机构之一,华南理工大学计划培育学员330名,通过一个月的集中授课、一学期的线上培训、一位导师的帮助和一系列的扶持等“四个一”的培育模式,为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推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大学智慧,借着政策东风,带动广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翅齐飞。

2023年12月26-27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娟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大湾区培训学院项目主任卢瑞瑞等指导团队走进粤北地区的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与当地“头雁”学员交流。

2023年12月26-27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娟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大湾区培训学院项目主任卢瑞瑞等指导团队走进粤北地区的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与当地“头雁”学员交流。

新生力量,同心齐飞

开创乡村产业新篇章

序启新章,同赴新程。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头雁”项目培育学员共330名,他们有的是回乡创业的青年才俊,有的是扎根乡村多年的农业大户,有的是玩转新媒体销售的卖货能手,还有的是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专家学者,他们将强强联手,为粤北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全新资源。

文旅促农,联农带农。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开农业发展思路,利用连南瑶族文化、瑶医药文化创新打造集基地种植养殖、休闲观光、品尝瑶茶及瑶浴体验、旅游研学、采摘销售、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其位于油岭瑶寨的瑶寨农耕园以食用香草、鲜花和高端蔬果为主题,结合景区发展,打造“康养圣地·健康连南”的特色农旅路线。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拓宽了农业的功能,还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激活农村创业创富新动能,被连南瑶族自治县人事局评为“扶贫车间”、获“第二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现代农业组一等奖、被评为“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示范基地(田间学校)”“清远市巾帼创业创新基地”。

“作为一个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烘干设备行业的专业工程师,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与知识,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广东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监、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邓丽芳提到,“头雁”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头雁”学员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通过聚集“群雁”,实现资源互通、互利共赢。

2023年10月,广东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与广东军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创业就业创新示范项目,建立“田头科技移动农坊”连南示范点,借鉴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移动农坊”模式,将常用的农产品初加工设备进行标准化、万能化、移动化重新设计组合,通过租赁共享、农产品代加工服务,有效降低农产品加工受季节性、产量波动性等方面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头雁”导师参访广东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

华南理工大学“头雁”导师参访广东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

以生态农业发展为方针,以乡村振兴为目标。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耕耘农场位于连山县太保镇白沙老寨村,是一家集配送销售、特色餐饮、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农场,2020年被评为“清远市示范农场”,2023年荣获连山县太保镇“乡村振兴车间”等称号。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农场主马加威表示“头雁”项目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所学技能将推动农场可持续发展,未来马加威将持续关注农业科技最新动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品牌、拓市场,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休闲农业建设。

“参加‘头雁’项目后,我更有信心把这条创业路走好,从企业品牌认知、品牌打造,到产品对接交流等方面,聚合多方力量,共同探求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可靠方法。”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之阳不仅是一位返乡创业青年,也是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工程师,立志将豆制品产业做到行业标杆,把豆制品深加工研发作为重点打造,五年内将公司扩张到10个工厂,使尽全力向“国字号”龙头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

据了解,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大豆种植、豆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化食品企业,主要生产少数民族特色腐竹产品,目前腐竹日生产8000多斤。该公司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优先为农户提供工作岗位,辐射带动农户种植超6000亩,保障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畅销产生效益,推动当地农业种植规模化发展,以造血产业达到带领一批农户脱贫致富和脱贫后持续发展,促进连山当地经济发展。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特色腐竹产品车间。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特色腐竹产品车间。

先行力量,稳中求进

共赴乡村产业振兴路

经验铸就智慧,行稳才能致远。卢瑞瑞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连南县清香源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连南瑶族自治县励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水有机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于2022年参与“头雁”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头雁”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批优秀的带头人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崭露头角,成为当地发展的领跑者和佼佼者,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事迹激发着更多人投身乡村产业的热情和信心,乡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据介绍,连南县清香源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专注于种植和销售特色无花果,深耕无花果产业,现拥有130亩集种植、实验、育苗于一体的种植基地,在连南县六联新村租用山地300亩,种植特色无花果、建设无花果产品研发基地和初深加工厂房等。今年,连南县清香源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年产无花果达20万斤,拥有苗圃30亩,年产值达35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和扶贫户种植无花果达80亩,产值约100万元,平均亩产增收达 1.3万元。

“稻鱼共作”是连南瑶族千百年流传下来颇具民族特色的耕作方式。作为集示范引领、科普教育、养殖培训一体的重点示范基地,连南瑶族自治县励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挥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全县各镇村发展“稻鱼、稻虾、荷渔、荷虾菜轮作”立体农业产业,引领探索出一条乡村产业成功“稻”路。据了解,该公司基地建成县域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运营中心,联合带动3家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已配备农业机械65台(套),帮助农户开展“产、耕、种、管、收”一条龙的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今年,连南瑶族自治县蔚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种植丝苗米300户,面积超500亩,带动稻虾、稻鱼综合种养专业户20户,面积超200亩。目前全县优质水稻推广种植面积达7.11万亩,优质稻总产量达2.84万吨,产值达6330万元,助农增收达450多万元,带动农户6000户以上,助力农户亩产增收约150元。

华南理工大学“头雁”导师参访连南瑶族自治县励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头雁”导师参访连南瑶族自治县励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心系丝苗米,深耕十余载,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水有机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房瑶冷三尔2009年返乡创业,已从一名普通农妇成长为一位企业带头人,2023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水有机稻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申办以来,主要覆盖稻田鱼养殖、优质水稻种植、大米加工与销售,采取“合作社+社员+农户+加工厂”的运营模式,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示范带动全县发展种养稻鱼农业。如今,房瑶三尔已拥有两个鱼稻基地共500多亩,与农户合作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比2008年种植面积200亩增长了7倍多。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于2022年正式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旨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凸显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在项目的培育过程中,粤北地区的“头雁”学员们深入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模式和经营方法,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提升,还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优良文化传承,以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头雁”领飞“群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乡村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郑镇莹 邓丽芳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陈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