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与变革 | 盘点2023中国食品行业十大趋势_南方+_南方plus

2023年即将落下帷幕,

后疫情时代经济重启元年,

似乎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

中国食品行业也迎来了复苏与变革。

低脂简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低脂简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这一年,

“大食物观”被提到空前的高度,

食品安全愈加为公众所重视,

监管政策力度前所未有。

预制菜风头依然强劲,

食品类展会呈现复苏,

量贩零食店开满了大街小巷。

食品类展会复苏,人气爆棚。

食品类展会复苏,人气爆棚。

有新势力的强势登陆,

也不乏传统大牌主动求变,

更多新品迎合更多消费场景。

下面,

让我们盘点中国食品行业十大趋势。

NO.1 “大食物观”成为重中之重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指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紧接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再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自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树立大食物观”首次写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可以看到,大食物观的内涵和诠释在不断地丰富、发展。

何为大食物观?就是要将视野投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微生物索取热量、蛋白以及营养。

连山丝苗米种植环境。

连山丝苗米种植环境。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蓝色粮仓”。

当前,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其行动方案也提到,要牢固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做大做强“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农业大省、海洋大省,广东正因地制宜地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深海养殖平台、推行“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林下养蜂、山区种菌等都是广东近来的积极探索。

现代化海洋牧场航拍图。

现代化海洋牧场航拍图。

No.2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

今年央视“3.15”晚会,安徽“香精大米”伪装泰国香米事件曝光引发众议。无独有偶,广东“3.15”晚会披露的汕头橄榄菜企业卫生问题也登上热搜。年中,江西高校“鼠头鸭脖”事件爆出,霸榜热搜长达半个月之久。经过疫情,人们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

养殖基地内刚捕获的草鱼。

养殖基地内刚捕获的草鱼。

肃清食品行业中的荼毒,需要出台力度更大、打击更严的政策法规。今年3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生产销售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市场监管人员有属地监管责任。

8月,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公众恐慌。对此,中国海关总署当即宣布暂停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进口,广东水产企业也纷纷喊话,表示国产海鲜管够,无需担忧。一场水产品食用舆情就此化解。

11月28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国务院食安办等28部门共同制定了重点活动及分工方案,并将实施内容落实到各地、各基层单位,推动食品安全在地方形成更浓郁、更积极、更和谐的氛围。

潮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潮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No.3 预制菜风口更盛

2023年预制菜产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预制菜”,强调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短短一句话,极大地提振了从业者的信心。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5156亿元,待到2026年,将有望成长为万亿市场。从最开始的质疑,到逐渐被接受和认可,预制菜在加工水准、产品口味等方面稳步提升,让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食客愿意“买单”。

今年,布局在广东全省10个地市的11家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马不停蹄地抢抓建设。在产业园规划上,广东结合各地菜式流派及饮食特色,打造具有鲜明标签的预制菜产业集群。红烧乳鸽、脆皮烧鹅、烤乳猪、腊味煲仔饭等粤菜名流摇身一变,成为预制菜畅销产品。这对于岭南佳肴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园地图。

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园地图。

万亿蓝海,引得头部企业争相入局。包括广州酒家、无穷食品等在内的“粤字号”食品巨头,相继进入到预制菜板块,正助推广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鱼跃中山”水产名品。

“鱼跃中山”水产名品。

No.4 食品冷链物流网启动建设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食材新鲜是尤为重要。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如何确保农产品、食品长距离贮运质量?答案便是冷链物流。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23年我国冷链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5亿吨,冷链物流相关基础设施也在快速增长。

庞大数字背后,实则反映了食品质量对冷链物流的依赖日益加深。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大众对来自各地的特色食品有着较大需求。从东至西、从南向北,食品流通中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变化,运用好冷链物流,可以为食品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保鲜防腐服务。

冷库内正在作业的叉车。

冷库内正在作业的叉车。

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23年以来,相关政策文件接续出台,推动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化追溯体系;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形成一批具有辐射效应的示范区;7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继续做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让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

把冷链物流建设好,体现了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2023年9月,广东印发“海洋牧场17条”,提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广东冷链骨干网建设。

天业冷链产品运输车辆。

天业冷链产品运输车辆。

冷链设施属于重资产,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现存私营冷库数量、条件远不能满足市场所需。由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承担建设的广东冷链骨干网瞄准这一痛点,在全省农产品主产地及主销地布局建设冷库项目,为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贡献“供销力量”。

No.5 食品类展会呈现复苏

后疫情时代,展会的“热闹劲”又回来了!纵观全国,广交会、进博会、冬交会等老牌展会接续开幕,赚足了流量和眼球。而在食品领域,同样是活动多多、展会频频,各细分领域又重现“百花齐放”的盛景。

总结来看,今年的食品类展会品类多、规格高、影响大。3月,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隆重启幕。本次大会有超过800家企业参会,围绕预制菜产业链这一核心,调味品、出口、产业园、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发展等内容受到广泛热议。

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现场。

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现场。

前不久,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异彩纷呈。除了国内的粮油、肉蛋奶、果蔬茶等地方特色食品,现场还展出了澳洲咖啡、希腊橄榄油、尼泊尔茶叶等异域名品,受到广大客商的高度关注。

可以预见的是,食品类展会还将继续发挥关键性产销对接作用,通过进一步“搅热”消费市场,推动食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No.6 量贩零食店“占领”城乡

忽如一夜春风来,量贩零食店密集出现在大街小巷。门头用色活泼大胆,超大幅折扣海报粘贴在外墙,店内则明亮而富有活力,商品丰富多样,陈列整齐有序,既可单包售卖,也可散装称斤,以上是这些量贩零食连锁店的共同点,如此零活的售卖形式也让消费者直呼过瘾。

今年来,量贩零食店呈现“病毒式”扩张,从乡镇到县城,从县城到城市,所到之处皆可见零食有鸣、赵一鸣零食、零食舱等连锁品牌的门店。据华泰证券分析称,截止2023年上半年,全国量贩零食连锁店数量或已突破了1.6万家。

某量贩零食连锁品牌门店。

某量贩零食连锁品牌门店。

开店速度如此夸张,量贩零食连锁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一是瞄准了市场。这些门店首先在中西部地区开张,随后迅速向全国城乡区域的下沉市场迈进。在观感上,明亮鲜艳的门店要比传统小卖部更具吸引力。二是选对了策略。不少量贩零食店表示,散装零食在选购上更具吸引力,能够呈现出较好的性价比优势。

今年11月,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两大量贩零食连锁巨头,将合并成立新的“零食很忙集团”。待合并成功后,该品牌门店数将跃居行业第一。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品牌将会拥有覆盖面更广的消费人群和销售渠道。再加上手握下沉市场和创意营销两大王牌,属于量贩零食连锁店的“春天故事”,或许还将会继续……

No.7 跨界营销成为食界热潮

对于食品而言,上好的营销方案,是赢得市场的重要法宝之一。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中,食品行业不乏令人眼前一亮、创意十足的联名营销,通过知名IP联动,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论本年度优秀联名营销案例,酱香拿铁值得被提名。这款由瑞幸和茅台联名推出的“网红单品”,一经上架便火爆全国,首日销量达542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除了瑞幸x茅台的联名营销,肯德基x三丽鸥、熊猫精酿x《长安三万里》等联名系列,亦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广泛热议,成为大众争相购买的“顶流食品”。

一家门店内的酱香拿铁营销海报。

一家门店内的酱香拿铁营销海报。

食品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联名玩家”,它们用销量证明了跨界营销的无穷能量。所谓跨界营销,并不只是两个品牌在形象、内容、LOGO等方面的机械相加,而是基于自身特色及底蕴的深度开发、有机结合,并通过创意设计形成有效联动,最终给大众带来视觉上强烈冲击,从而去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

No.8 健康化食品持续走红

在经历疫情之后,人民养生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健康化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2023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升温,成为行业焦点。科技与狠活成为众矢之的,核辐射区食品被列入重点监管范围,关于阿斯巴甜致癌的讨论热度不减……在抵制不健康食品的同时,消费者饮食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更趋向于健康养生范畴。

从去年冬天开始,全国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掀起了一股“围炉煮茶热”。年轻人纷纷摒弃原先熬夜通宵、胡吃海喝的聚会习惯,转而以围炉煮茶的形式,体验了古人休养生息的惬意时光。不少人表示,这样一种聚会形式更加返璞归真,也颇具养生之意味。

围炉煮茶场景。

围炉煮茶场景。

而今年,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即食花胶、精品燕窝等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持续走俏,成为消费市场的热点之一。各类打着“低卡零糖”“低脂高钙”的食品,也收获了众多拥趸。究其原因,是大家对于自身健康有了更高的关注度,保健食品能够提供营养补充和改善身体机能,满足了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

No.9 功能性零食抢滩市场

当你咀嚼口中的零食,是否有想过,它也能为你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近年来,功能性零食开始在市场上火热了起来,富硒糖果、坚果能量棒、维生素软糖等食品,成为越来越多家庭购买零食的首选。

在以往认知里,零食往往是不卫生、没营养、垃圾食品的代名词。而如今,功能性零食能够在市场杀出重围,最关键因素在于既保留了零食的口味,又增加了独特的营养价值。它打破了传统认知对零食的定义,收获了一批具有猎奇心理的消费群体。

某维生素软糖品牌宣传内容。

某维生素软糖品牌宣传内容。

保护发根、排毒通便、熬夜补气……市场上流通的一些功能性零食,效果真的如宣传所言吗?有消费者反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食用了某款褪黑素软糖,但睡眠效果并没有明显改善。有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功能性零食仍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监管,使得质量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从自身需要出发,甄别有口碑、有疗效的功能性零食品牌进行选购。

No.10 传统企业主动求变

新时代当有新气象。面对大众纷繁复杂的选购需求,食品行业巨头们主动拥抱变化,在产品宣传、消费场景等领域向z世代购买者不断靠拢,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发展新思维、新方向。

今年以来,广东食品企业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有益实践。作为行业巨头,海天酱油强势进军食品新赛道,在预制菜领域推出金汤酸菜鱼、原盅蒸饭等菜肴,并打造了胡萝卜汁、益生菌豆奶等单品抢占饮料市场,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热度不减。

粤式腊味名企荣业食品,瞄准年轻消费者推出了自热腊味煲仔饭。只需要15分钟,便能够品尝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岭南经典美食。除此之外,他们根据市场需求还开发出了能制作近200种菜肴的烹饪机器人,不用亲自下厨也能尝到“有锅气”的美食。

能自动烹饪腊味美食的烹饪机器人。

能自动烹饪腊味美食的烹饪机器人。

国联水产作为广东省内大型水产集团,也正在走出舒适圈、开拓新疆土。他们与盒马鲜生合作,联合推出白对虾、小龙虾、烤鱼等系列预制菜。国联水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国联+盒马”模式将对整个行业产生重要的明星示范效应。

“吃”永远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回首2023,食品行业以市场为导向,在业态、营销、场景等方面不断趋于多样化、便捷化,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饮食需求。

展望2024,围绕供应链管理、定制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等内容,一批食品企业已经开始新一轮的探索与革新。新的一年,他们或将再度影响行业格局,带给市场更多惊喜。

【策划】高永彬

【作者】陈相成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高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