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作物


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耕地上产出的粮食,还要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发展。

 

4月3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之特色农作物种业发展分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就特色作物种业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大食物观下,各产业的发展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


健康美好生活离不开园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表示,我国园艺种业规模约450亿,其中,一年生草本园艺作物种子种苗大约370亿元,多年生果树、茶叶和观赏植物种业规模约80亿元。


果蔬是人民健康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物质,是落实大食物观的具体载体在种质资源方面,邓秀新指出,目前国家蔬菜中期库保存有3.8万份种质资源,排名全球第四,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相差近7万份。按保存的种质资源数量多少排列,排前5位的科依次是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葫芦科和百合科。在果树方面,我国建立了21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了约近30种果树的2.3万余份种质材料。


近年来,我国园艺作物基因组和性状遗传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国际第一方阵。邓秀新表示,我国已完成的园艺类植物基因组测序近500个,发掘到一批关键基因,如控制柑橘果实酸含量的基因,改变马铃薯繁殖特性的基因,还有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关键节点基因等。


谈到振兴种业,邓秀新建议要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是园艺育种者的使命;在育种路径上,要实事求是,因种施策,针对不同种类采取不同的育种策略;大部分园艺作物育种以公益性为主,建议国家相关计划应该给予支持,如生物育种专项、攻关项目等应该把园艺育种放进去;同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合作。



01

蔬菜:解决高附加值品种对外依存度高问题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超过3.0亿亩,总产量超过7亿吨,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种子市场,年总用种量达50000吨,种子总市值超300亿元,约占农作物种子总市值的1/4。

尽管我国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政策环境也逐步完善,但发展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友军介绍,当前我国蔬菜种业主要存在核心种源自主率不高,重要基因和突破性种质“卡脖子”,蔬菜品质不优、产量不高和抗性不足等问题。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友军

在设施蔬菜方面,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种子协会蔬菜分会会长许勇表示,设施蔬菜种业的部分茬口品种自主率低、对外依存度高,原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优质设施蔬菜品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种子协会蔬菜分会会长许勇

据了解,当前我国西蓝花种子市场,进口种子占总量的80%,而国产种子仅占20%。浙江美之奥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立坚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种子与国内外种子在品种特性、生产方式和种子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国外的品种耐寒、耐热、抗病性好,适合反季节种植,生产成本低,种子质量高;而国内种子在这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浙江美之奥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立坚

针对以上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今后的蔬菜种业应该从种源创新、育种科技研发、企业能力提升、体制机制的健全等方面不断深入。

在蔬菜育种上,需要健全种业创新体系,加大精准高效育种技术的研发,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在设施蔬菜产业上,需要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完善育种技术方法,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继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02

燕麦、高粱、谷子:育种朝着多用途转变


大食物观体系下,我们不仅要吃米、面、肉蛋奶、蔬菜,还要有各类杂粮、粗粮补充。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素有“杂粮王国”之称,杂粮种类繁多,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莜麦)、大麦等。因杂粮营养丰富,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杂粮的消费也不断增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河北巡天种业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赵治海经过多年研发,选育出了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解决了传统谷子产量不高、抗逆性不强的问题。他认为,谷子粮饲兼用,不仅可以当原粮出售,还可以搞深加工、养殖等,在大食物观背景下,为解决粮、饲生产供给难题带来希望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河北巡天种业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赵治海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白城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认为,荞麦燕麦产区与我国贫困集中地区的高度契合,其科技创新成果对带动产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出创新、引领和驱动作用。如加速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小特作物也能带来巨大经济价值。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白城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

要生产优质的杂粮产品,种子尤为关键。当前我国的杂粮育种研究,处于什么水平和阶段?

在燕麦、荞麦方面,任长忠介绍,目前我国的研究还处于1.0—2.0阶段,向着3.0迈进,部分研究基本能跟上国际进度,但大部分研究还相差较远。在高粱方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广东表示,由于高粱的原始创新和产品多用途开发利用条件不足,故我国的高粱突破性品种培育及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广东

他们建议,燕麦荞麦育种需从应用类型、生物特性和适用性上综合考虑,培育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广适、适宜机械化、加工专用的品种。高粱育种需要由酿造为主向多用途转变,选育推广具有株高矮,抗倒伏、耐密植、脱水速度较快、成熟后落粒性轻以及叶部病害较轻特点的高粱品种。


03

食用菌:发展规范、专业的大种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起食用菌已成为菜、粮、果、药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业,产业规模达4133.94万吨,产值规模占种植业的5%

尽管发展规模大、产值高,但当前我国的食用菌种业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专业的体系。我国食用菌无论是在品种选育还是在菌种生产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种子协会食用菌分会会长张金霞介绍。

中国种子协会食用菌分会会长张金霞

发达国家拥有自主生产或授权的专业化体系生产菌种,选育品种由企业或专业菌种公司联合进行。我国则多为农法生产,生产方式不专业,自繁自育或三无产品90%以上。且由于科研和大专院校,育种与菌种生产和栽培的分离,导致种业没有完整的体系。

她建议,育种家需要找回优良传统,潜下心来,实事求是进行研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平台,与科研单位建立共研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联合攻关突破产业瓶颈。在更多政策和人才的加码支持下,成就种业大事业。


04

葡萄:加强突破性品种的选育


葡萄栽培范围广,用途多,营养价值高,既可以鲜食,又可以酿酒,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树种。

近年来,葡萄新品种层出不穷,美国的IFG公司,培育了许多比较新奇的品种,在果型、香味、口感等方面都有其特色。我国也选育出了瑞都红玉、瑞都无核怡、嫦娥指、脆光等品种,在果型、香味,耐贮运方面各有其特点。

尽管我国葡萄育种事业突飞猛进,但是我国葡萄品种结构中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栽的品种仍然依赖于国外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房玉林表示,我国主栽的酿酒品种赤霞珠、霞多丽、马瑟兰、美乐、品丽珠等均引自国外,而自育的突破性的品种较缺乏,葡萄育种工作仍是目前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重点攻关方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房玉林

他认为,未来随着分子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智能化评价技术等的融合发展,葡萄育种也将会由传统的杂交育种,逐渐转化为高效率的智能化育种。在不久的将来,育种技术也许能帮助我们实现葡萄品种的私人定制。

本次论坛上,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带来了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利用分享,她认为当前马铃薯的种业创新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从源头开始加强。贵州茅台集团首席育种专家涂佑能介绍了红缨子公司在高粱种业创新方面的突破;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副教授任昂介绍了食用菌在固态双向发酵视频生产中的应用。论坛以丰富的主题报告,拉近了大家对特色产业的了解。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副教授任昂

贵州茅台集团首席育种专家涂佑能

宁夏泰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卓强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原处长、二级研究员李莉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原副主任 王戈主持下半场论坛

专题报道: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扫码看大会直播

记者丨喻珺
摄影丨吴秒衡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