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天团来江门啦!10月27日至30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在广东江门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江门对口协作合作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等地将自己引以为豪的名特优农产品带到现场,进一步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风采,集聚更多要素资源助力“粤字号”农业产业。
如今,当我们提到粤港澳大湾区,也许大多数人会想到摩天大楼、制造工厂、滨海码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事实上,一手牵起城市繁荣,一手带动乡村振兴的粤港澳大湾区,有自己的“现代农业担当”。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现场。
多年来,广东持续探索农业现代化,珠三角9市功不可没,江门、珠海、中山等城市,利用有限的农业用地发展高效、高产、高质量的现代农业,把乡村产业特色做优、优势做强。同时,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要素在政策引导下持续流向农村,打造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强农富农,湾区先行。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为平台,广东将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农业交流合作,拉动消费升级,推动一批农业强市、农业强县、农业强镇加快崛起,让“湾区品牌”名特优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何选址江门?
持续做强大湾区现代农业产业高地
这已经是江门第三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年年在侨乡,年年皆精彩。
为何是在江门集中推介粤港澳大湾区名特优新农产品?其中的逻辑恰恰与省委、省政府赋予江门市定位相契合,即“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所谓“门户”,就是要成为一个“看得到现场、赢得了未来”的窗口。
江门是广东省农业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江门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抓手,全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推进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8月,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实现全链条总产值447.4亿元。
在2021年,江门市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七大工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高地。同时,发展“1+5”特色优势产业,对标新会陈皮产业,重点发展鳗鱼、马冈鹅、丝苗米、禽蛋、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支持全产业链转型提质。
以新会陈皮为例。“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门新会陈皮从2021年开始持续撬动产业链条,打响产业名片,已形成药、食、茶、健、文旅和金融等六大类100多款产品的发展规模,陈皮老鸭汤、陈皮排骨、陈皮红烧肉、陈皮月饼……一批“陈皮+”美食产品远销海内外。今年3月,江门更是发布了《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在深入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通过建溯源、补链条、强龙头、提品质、创品牌、扩营销等措施,推动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早日突破500亿元,努力向“中国陈皮之都”目标迈进。
新会陈皮。
除了丰富的资源禀赋,以科技力量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也是江门农业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前列的重要因素。如港籍青年罗伟特,就选择在江门开展鱼菜共生项目科研和创业,利用江门先进制造业基础以及毗邻广、深重点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建成了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植物工厂,实现蔬菜年产量1000吨,带动了251户农民增收,并获得了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资质。
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上,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就曾表示,江门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要为共拓大湾区农业市场尽心尽力。而在第三届活动上,江门市委、市政府更是反复强调,江门要为广东建设农业强省持续贡献力量。
为何聚焦“特色”?
让“土特产”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产出一方特色。
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主办方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多个活动区域,其中包括了江门乡村振兴成果展览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农业展示展销区、对口地区特色农业展示展销区等。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多个活动区域分门别类,目的是尽可能凸显、放大各地参展农产品的特色,以展台展销的方式赋能各地“土特产”,在擦亮品牌、名片的同时,拉动供需双方对接,让各方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在对口地区特色农业展示展销区,广西崇左市现场展示了指天椒、酸梅、桄榔粉、坚果、甘蔗酒等名特优农产品,吸引了许多参展商前来咨询。“我们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广西崇左农特产品丰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希望大家能到我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现场,来自广西崇左的一位参展商说道。
广西崇左大新县展位现场。
另一边,在五邑地方特色农业展示展销区,来自江门各县(市、区)名特优新农产品同样备受关注。在江门台山展示,现场为参展嘉宾提供可食用的鳗鱼预制菜产品,引得大家赞叹连连,纷纷为台山鳗鱼点赞。
作为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江门台山鳗鱼养殖面积约5万亩,产量超过5万吨,年产值约62亿元,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今年以来,台山市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除了鳗鱼产业高速发展外,“台山青蟹”“台山蚝”等台山海产品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海水养殖产量超过22万吨。
在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农业展示展销区,澳门的猪肉脯也备受欢迎。来自澳门的参展商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广阔市场,可以消化有潜力、有实力的名特优农产品,也能群策群力推动地区名特优农产品“走出去”,以“湾区味道”出口世界。
地方“土特产”,卖得出去是硬道理。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就是在为粤港澳大湾区“土特产”搭建一个有效畅通的产销平台,让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企业与各地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包括产品研发、品牌传播等,形成更强的市场辐射效应,擦亮粤港澳大湾区“土特产”品牌。
新疆特色产品也走进本次推介活动。
为何凸显湾区?
以城市叠加优势助力广东农业发展
广交会余温尚存,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如期而至。
在活动现场,有不少外国参展嘉宾,他们不仅品尝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特色农产品,还频频“下单”。而最让外国宾客感到新奇的是,“原来高大上的大湾区也拥有这么多有风味的农产品”。
自第一届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以来,每一年江门都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推介活动的突出主题,集中力量推介各地特色农产品,不仅对外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团结一心的凝聚力,更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对广阔农业市场的向心力。
以城市叠加优势助力广东农业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成功之举。换言之,这是“大我”和“小我”的双赢。
本届推介活动结合“夜市经济”从早到晚火热展销。
一方面,江门通过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众多国家和地区热情参与,各地企业与江门本土农企充分对接洽谈、共谋发展,进一步展示江门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劲实力,也为江门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众多国家和地区也会通过江门搭台,展示本土名特优农产品以及农业创新成果,寻找合作机遇,将粤港澳大湾区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打造成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品牌,扩大地区间合作和国际交流,与大家携手共拓国际市场。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几度迭代,已不仅仅是农产品交易会,更是一场交流会。现场,趣味农业、直播带货、特色农业地图等活动,向各国、各地参展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农业新风貌,江门现代农业建设新风采,使活动成为一个农业交流盛会。
“我们希望推介活动能够一年接一年地办下去,让它成为广东农业走出去、引进来的窗口,成为各地、各国认识了解广东名特优农产品的窗口,是双方文化、经贸交流的窗口。”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韩安东
【图片】谢进扬 李卓然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