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送暖传关怀,省人社厅调研组到新会慰问“三支一扶”人员_南方plus_南方+

“基层是青年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锻造素质的‘练兵场’。我十分珍惜在基层的这两年时间,也相信“三支一扶”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路上最难忘的奋斗日子。”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研组到江门市新会区看望慰问“三支一扶”人员,多名 “三支一扶”人员纷纷表达扎根基层,在乡村振兴挥洒青春的感悟与收获。

“三支一扶”是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截至2022年12月31日,江门市共招募到岗“三支一扶”人员915名,当前在岗248人,有效实现“三支一扶”人员素质逐年提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知晓度逐步提升,已然形成程序规范、制度健全、服务精细的良好局面。调研慰问期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研组先后前往新会区大泽镇、司前镇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研组到江门市新会区看望慰问“三支一扶”人员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研组到江门市新会区看望慰问“三支一扶”人员

座谈会上,3名“三支一扶”人员代表介绍了自身的工作情况,并分享了投身基层、服务群众的切身感悟。市、区、镇三级党委、政府,以及人社、财政、教育、卫健等多个部门,分别介绍了“三支一扶”工作成效和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省人社厅调研“三支一扶”工作座谈会

省人社厅调研“三支一扶”工作座谈会

基层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江门市高度重视“三支一扶”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推动基层人才振兴的工作方案》《江门市“三支一扶”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健全规章制度,为培育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三支一扶”人才队伍构建长效机制。据了解,2019年至2022年,江门“三支一扶”招募人数从60人增至160人,报名人数从800余人增至3180人,实现“三支一扶”服务在三区四市全覆盖。

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江门市结合“党建+”元素,全省创新组织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红色加速营培训班”,打造“红色+”系列培训,增强“三支一扶”人员的业务本领和履职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新会区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线上+线下”“个人学+集体学”方式,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三支一扶”人员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省人社厅调研组对江门市“三支一扶”计划落实情况及人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强调要加大对“三支一扶”人员的支持帮助——政治上多关爱、工作上多帮带、生活上多关心。此外,调研组就服务保障、岗位考编等有关问题进行现场政策解答。

“你们是离基层群众最近的人,希望你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调研组还寄语“三支一扶”人员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履职本领,更好地服务基层、扎根基层。

未来,江门市人社部门将持续落实“三支一扶”计划,深入挖掘“三支一扶”人员扎根基层、成长成才的典型案例,持续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充实基层公共服务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支一扶”人员代表风采

汤云青:

新会区沙堆镇支农人员

2022年10月,我获评江门市“三支一扶”帮扶能手荣誉称号,这离不开服务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传帮带”指导,也离不开市、区人社局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积极帮助和贴心服务。比如,每个月的工资、各类补贴都能按时发放,定期精心为我们策划举办培训营和交流活动。在最近一次活动中,不仅有技能提升专题授课,还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让我收获满满!基层是青年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锻造素质的“练兵场”。我十分珍惜在基层的这两年时间,也相信“三支一扶”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路上最难忘的奋斗日子。

陈佩佩:

新会区司前镇支教人员 

 

从学生转变为老师,从温馨的家到水泥白墙的老旧宿舍,我要耐住寂寞,适应落差。这里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口,部分学生由于成长过程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爱护,性格叛逆、学习倦怠,这使我的支教工作充满挑战。但是,经过一学期的支教生活,我惊喜地发现——在这里有获得感、有幸福感、有安全感。获得感来源于学生、前辈对我的正向反馈,幸福感来源于同事的陪伴以及领导的关心,安全感来源于政府对我们的重视。

杨莹霞:

新会区崖门镇支医人员

“三支一扶”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平台,在此我学到了许多社会经验和业务知识,也让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充实和提升。在去年11月中旬前往广州方舱医院支援,我们组一边熟悉各种设施,一边完善工作流程,在“磕磕绊绊”中历练成长,最终1000多名患者治愈顺利出舱。在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尽己所能为崖门镇卫生院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任海文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陈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