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宗云:以现代农服体系推动农业强省建设_南方plus_南方+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为我省继续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指明了路径,也为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广东省从2020年开始实施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效率和专业化服务质量?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如何推动农业强省建设?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宗云在接受专访时就广东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解答。以下是专访实录: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宗云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宗云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农业生产托管?它与土地流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陈宗云: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来完成的经营方式,被形象地称为农户的“田管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够发达的时期,农户基本上都是自己完成所有生产环节,但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的加剧,耕地、收割等劳动强度大的环节开始外包。这几年,随着新技术的兴起,病虫害防治、育插秧、烘干等环节的托管也逐渐普及,农服组织有专业人员、设备和技术,服务规模大,作业成本更低,作业质量更有保障。

土地流转是指农户将经营权流转给第三方来经营,农户只获得土地租金,地块的经营情况和收益与农户没有直接关系。生产托管的地块还是由农户经营,农服组织负责服务,地块上的产出归农户所有。从农业经营方式看,生产托管与土地流转都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土地流转后更容易集中连片经营,也有利于开展托管;有了托管服务,经营主体也更有意愿扩大经营范围,推动土地流转。

主持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够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好处?

陈宗云:生产托管服务是农业生产过程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主要聚焦一家一户小农户不会干、干不了、干了不划算的事情,让农户种地省力省钱更省心。托管服务有利于发挥农户、村集体、服务组织等各方优势,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更有利于发挥和体现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势。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生产托管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服务,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提升了种粮效益,调动了各类主体种粮积极性。据省农业农村厅抽样调研,水稻生产导入多环节托管服务后,亩均生产成本降低150元以上,亩均节本增效200元以上。在推进过程中,各地将撂荒地复耕复种与生产托管项目统筹推进,采取“撂荒地复耕复种+生产托管”等模式提升种粮收益,不仅增加了农户和村集体种粮的收益,也降低再次撂荒风险。2020-2022年全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推动撂荒地复耕超过50万亩。

二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专业化托管服务的出现,让规模经营摆脱了单一依赖土地流转的路径,经营主体可在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下扩大规模,土地流转、合作联合、生产托管等多种规模经营方式协同发展。

三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由于服务规模较大,且将服务作为主业经营,服务组织更有动力为传统农业生产导入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管理等生产要素,以更有效的方式补齐了农业产业链条上的短板,推动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据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统计,从水稻种植来看,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和配肥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可下降15%以上,统一从厂家直购农资,采购成本还可降低20%。

四是推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在生产托管服务过程中,我省不少地方将土地经营权先统一集中到村集体,由村集体委托托管服务组织提供托管服务,经营收益由农户、村集体、托管服务组织共享,村集体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经营权统筹、服务资源对接、收益分配协调等职能,集体所有权有了具体载体和实现形式。如江门台山市斗门镇五福村由村集体负责组织发动农户,完善土地基础设施,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统一委托合作社为入股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合作社每年给村集体20元/亩的管理费和15%的经营净收益分红,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0万元以上。

主持人:我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哪些具体举措?

陈宗云:在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过程中,省农业农村厅聚焦广东土地细碎分散、服务力量薄弱、种地成本较高等突出问题,系统谋划破解举措,强化组织动员、主体培育、协办体系搭建和资源整合,探索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动员,营造社会各界参与生产托管的良好氛围。省农业农村厅将生产托管工作列入我省粮食安全考核和乡村振兴绩效考核。举办“最美托管员评选”“农服组织大比拼”“托管县争先赛”等农业生产托管南粤行系列宣传活动,扩大生产托管影响力和覆盖面,已举办活动4期,活动关注度达800万人次。

二是聚焦主体培育,提升服务组织托管服务能力。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深度培训、精准服务、示范带动、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全产业链赋能服务组织发展,提升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

三是搭建服务协办体系,降低组织交易成本。推动建立广东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指导建立县镇村三级协办体系,依托协办体系整合服务资源和需求,有效降低托管成本、提升托管成效。

四是着眼服务资源整合,为规模化实施生产托管提供有力支撑。指导各地统筹撂荒耕地复耕、高标农田建设、农田整治、土地流转等项目,推动土地资源整合。同时,通过各地生产托管运营中心为农服组织导入品种、设备、技术等资源。

主持人:刚提到为整合分散的服务需求和资源,我省建搭建了农业生产托管协办体系,请您介绍一下协办体系的相关情况。

陈宗云:我省充分依托市场力量,积极培育搭建“县生产托管运营中心+镇服务中心+村托管员”的三级协办体系,搭建线上农业服务平台(粤农服平台)。其中,县级运营中心主要是整合服务资源,推进本区域生产托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镇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专业化、全链条的托管服务;村托管员组织农户分散的需求、监督生产托管实施。截至10月底,全省共建立县运营中心39个、镇服务中心336个,培育村托管员5615名,初步建立起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托管服务队伍。如梅州市五华县托管运营中心整合了本地1072个农机手和27家服务组织,改变了全县服务资源分散、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韶关市翁源县托管运营中心依托当地农业协会,有效整合种业、农机、农技、加工、销售、金融保险等全产业链资源,成立8个镇级服务中心、培育161名村级托管员,2022年运营中心共推动托管服务供需对接约3万亩。

粤农服平台1.0版本于去年7月上线,共有294家农服组织进驻、产生订单7110笔、交易金额15000万元。目前正在开发的2.0版,对1.0版进行了优化升级,完善丰富了农服交易、作业监管、服务组织管理、农资供应、金融保险服务等功能。

主持人:今年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农业生产托管南粤行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应和社会反响,请您介绍一下南粤行活动相关情况。

陈宗云:为扩大我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我省创新生产托管宣传和组织形式,举办广东农业生产托管南粤行系列活动,活动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以“我去农村做托管”为主题,开展全省十大最美托管员评选,激励广大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做托管。二是以“让生产托管惠及千家万户”为主题,开展农服组织大比拼活动,激发广大农服组织从事托管。三是举办托管县争先赛活动,激励各级政府推动生产托管。三部分活动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生产托管“大宣传”格局,有力激发了基层政府、服务组织、托管员参与农业生产托管的积极性。接下来,还要举办第三轮预赛和决赛,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

主持人:我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体情况如何?

陈宗云:自2020年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以来,经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齐心协办、攻坚克难,全省生产托管服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服务补贴范围明显扩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都在加大,项目服务面积从2020年的50万亩增加到2022年的160万亩,预计今年带动的服务面积达1000万亩。参与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县(市、区)和单位从最初的10个增加到60个,覆盖了主要涉农县(市、区)。

二是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生产托管发展,农资销售商、农业经营主体、农机手、农产品销售商等各类主体纷纷向托管服务组织转型,一些返乡创业青年将生产托管服务作为创业首选,在我省举办的生产托管南粤行活动中一大批专业化服务组织脱颖而出。目前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3.68万家,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三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2018年以来,广东农业服务业增加值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4.3%上升为2022年上半年的5.2%,无论是增速还是在农业总产值的占比都快速增长。总体来看,广东生产托管服务向规模化、专业化推进的条件已经具备。

主持人:我省在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过程中有哪些典型的模式和案例?

陈宗云:在生产托管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指导各地结合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符合各地实际的生产托管服务模式。

一是规模化托管。将土地集中连片、统一托管,实现服务型规模经营。如化州市那务镇那冰村由村集体将18个村组390户的620亩土地集中起来,将细碎的“小田”整合为“大田”,统一签订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种植面积较之前增加5%,亩均农资投入比农户自种节省100多元,亩产比农户自种增加80斤,每亩水稻实现节本增收276元。

二是全链条托管。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和牵头农服主体,整合全产业链优质服务资源为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加工和销售等全链条服务。如智慧三农(阳春市)合作社联合社组建了农机、农技、植保等专业服务队,建立了加工车间,搭建了农产品展销平台,可以为合作社成员和周边农户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2022年,联合社水稻托管服务面积达2.5万亩,通过托管服务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约150元/亩,通过加工销售等服务为农户增加收益150-500元/亩。

三是订单式托管。由托管运营中心指导订单企业、农服组织和农户达成三方协议,由农服组织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农户从事田间管理,订单企业从事初加工、产品销售等产后环节,多方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如江门台山市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指导服务组织、订单企业与村集体统一签订托管合同,村集体统一组织农户的托管服务需求并负责日常管理,服务组织按照全程托管标准开展服务,粮食企业负责订单收购。通过订单托管的方式,村集体可以获得20元/亩的管理费,服务组织获得650元/亩的服务费用,农户全年净收益达1300元/亩。

各地探索的模式和经验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省一些模式也入选了全国的典型案例。2021年,茂名化州市的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今年,广东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阳山县品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智慧三农(阳春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家农服组织入选。

主持人:您认为广东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前景如何?基层在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时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陈宗云:近年来,随着我省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各类经营主体对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要求越来越高。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的黄金期,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旺盛的服务需求。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兼业化严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迫切需要生产托管服务。加上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作物生产对专业技术、设备的需求更加旺盛,广东是经济作物种植大省,产品附加值高,经济价值大,农户采购托管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是有快速成长的服务主体。经过持续3年的项目实施,我省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生产托管协办体系,服务组织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各地也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可推广可复制的服务模式。在南粤行活动的宣传号召下,一大批青年返乡创业从事生产托管,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是有精准有力的政策扶持。近几年,我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除中央和省服务项目资金外,省级财政还整合了资金支持服务组织建立烘干中心和育秧中心。扶持重点也逐步从原来的补主体、补装备、补技术,向补服务转变,社会各界对生产托管的关注度和支持度都在迅速提升。

四是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这三年,我们在推动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过程中,注重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制度化、常态化。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广东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办体系建设的通知》等系列文件。

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托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愈加突出,将深刻改变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方式。在推进生产托管过程中,希望各地将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相结合,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一是要注重服务需求和资源整合,二要注重发挥镇村在托管服务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三是注重全产业链协同推进托管服务。

主持人:对推进2023年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省农业农村厅是如何考虑的?

陈宗云:省农业农村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举措持续推进,逐步形成由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双重支撑的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格局,夯实适度规模经营基础。

一是整合更多资源、组织更多力量,全产业链推进生产托管。动员各类社会力量,以市场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为导向,分产业按需补齐土地整合整治、品种改良、农机作业、植保营养、烘干仓储、市场销售等环节的短板,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是加大力度培育服务组织,推动经营服务主体融合发展。引导服务主体加强联合与合作,鼓励天禾农资等头部企业通过合作联合等方式,整合全产业链服务资源,带动本地服务组织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自身服务优势向服务组织转型发展。

三是以服务协办体系为基础,逐步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县(市、区)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服务协办体系。推动成立地方行业联盟或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同时,加强对各类服务组织的组织领导,畅通服务渠道,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杨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