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13万亩地实现生产托管,上万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广东生产托管进行时③_南方plus_南方+

image.png

清远市阳山县位于粤北山区,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户均承包土地约4亩、近10块,耕地细碎化问题严重,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服务需求分散,社会化服务项目落地难度较大。

“我们的几亩地都托管出去了,联合社派来的收割机‘嗖嗖’地连片割完禾,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省时省力又省钱!”与往常农忙不同,七拱镇隔坑村的乡亲们不忙着张罗收割,晚稻却早已收割完毕。

村民所说的联合社是指广东品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品生联合社”)。2019年成立以来,品生联合社打造县级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和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有机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缓解农业生产发展受要素制约的问题,助力阳山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据统计,开展托管服务至今,品生联合社共服务耕地面积13万亩,服务农户超过1万户,助农户增收10%以上。

image.png

整合服务资源,构建托管服务联盟

2019年,广东品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业服务团队进驻阳山,开拓农用物资销售服务和农机作业服务等业务。“要实现农民和公司共赢,仅依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服务团队负责人赫欢欢带着团队多方走访,筛选出了8家对多种托管作物、多个生产托管环节各有所长的服务组织,成立了联合社,专业队伍干专业环节,可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不仅扩大了服务面积,还提高了耕种质量。

image.png

2020年,广东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遴选了包括阳山县在内的10个县(市、区)先行实施,分别承担5万亩的生产托管任务。与此同时,品生联合社被遴选为阳山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的承接主体,承接农业生产托管业务。品生联合社中的多家成员也入选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服务组织。经联合社的统筹和指导,各成员助推全县的托管任务顺利完成,农业生产托管的蓝图在阳山徐徐展开。

“去年的托管服务实践,有助于联合社初步完善服务标准规范,为接下来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蹚好路。”赫欢欢介绍,结合托管经验,各服务组织就托管作物、环节、范围和价格等方面进行讨论,最终由联合社制定出相对统一的托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价格、效果评估等制度。

今年,经过主体申报和遴选工作,品生联合社遴选为阳山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运营)中心的实施主体。为了更高效地扩展生产托管服务,合作社服务中心的员工们开始深入阳山县159个行政村、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托管的政策宣传和需求摸查工作。

“全程托管服务好,打工种地两不误”“你托管,我服务,现代农业致富路”……农业生产托管是新事物,如何让新事物更快速清楚地为村民所接受,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烂熟于心,还要在全县各村、有服务能力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走上两圈,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有的放矢展开工作:第一轮主要确定各村的耕种面积、主要作物、农户数量等;而第二轮则更细致,采取抽样调查、农户和村干部访谈等方式明确托管需求。

image.png

“在与村干部、村民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像‘土地就像农民的孩子,把土地交给联合社托管,相当于把孩子送去托管所’这样的话语,注重有效、无障碍的沟通方式,并义务帮助村民对接收割等农业服务需求,逐渐获得村民的信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成金燕说。

据统计,品生联合社共出动辅导员230人次,挨家挨户宣传生产托管政策及好处,张贴生产托管标语1120张,横挂托管宣传横幅63条。此外,联合社联合多家成员,组织开展无人机现场演示5次,参加演示观摩人数近600人次。

“前期开展调研、宣传培训和现场演示的工作量虽大,但由于开展扎实,农户增强了对生产托管的了解和信心,我们也逐渐从‘自己找上门’的主动服务,转为‘别人找上门’的‘被动服务’。”赫欢欢表示,在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帮助下,托管服务的发展势头良好。今年,阳山全县的生产托管服务面积任务为8万亩,目前已经完成71480亩。

完善协办体系,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

image.png

黎埠镇保平村村民王卓华家有5亩多田,晚稻不到一天就收完了,他计划着在家门口打份工。“以前自己种田,一天也干不完1亩地,除掉人工的成本要将近600元。”他告诉笔者,今年年初,他听说了“托管”这个省时省力省钱的新事物,就全程托管给了联合社的绿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营合作社”)。每到耕种环节,托管员主动安排农机手上门服务。全部环节执行完毕,王卓华验收后只需支付440元托管费。

“除了偶尔管理一下水源,其他都不用自己操心,我有更多时间在镇周围打工,每天工钱有一百多元。”王卓华对托管效果表示满意,“另外,托管后每亩地节本增收近300元,年增收共计超3000元。”

像王卓华这样的农户,经营规模相对小而散,如何顺利对接上生产托管服务?同时,阳山县耕地细碎化问题导致耕作成本高、生产效益低。如何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阳山的耕地无外乎两种,一是农户自耕自种,二是由大耕户等主体承包流转地耕种。我们通过三级协办体系,把这两种托管需求整合起来,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分散丢荒的“小田”,整村推进生产托管,实现‘小田变大田’。”据统计,联合社通过整合农户的生产服务需求,整合连片土地10236亩,实现农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赫欢欢所说的“三级协办体系”,是指联合社打造的“县托管运营中心+镇托管服务中心+村托管员”协办体系,它能够把生产托管服务需求和资源有效对接起来,把生产托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

“作为县级托管运营中心的实施主体,联合社与3个镇级服务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指导关系。”赫欢欢介绍,联合社引入人员、专家、设备、技术等资源,实现各镇级托管服务资源共享。在联合社的指导和监督下,镇级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并不断挖掘片区内具有社会化服务能力的主体,对接农户托管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同时,联合社遴选出133名托管员,协助分管片区的村民下单,再协调使土地尽可能集中连片托管,并联系服务组织开展托管服务。

“层层压实责任、分工明确的协办体系,有效整合并解决了农户的生产服务需求和我们的服务订单需求。”绿营合作社负责人陈伟良告诉笔者,今年晚造期间,黎埠镇的10名托管员指导农户在“粤农服”托管助手线上下单后,绿营合作社即可接单。

image.png

对合作社而言,参与生产托管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服务订单更多了,自身的托管服务能力、范围和对象数量也有了质的提升。“以前,合作社只有几台农机,服务范围仅限于黎埠镇周边。现在,我们有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农机具近20台套,可服务全县8个乡镇。”陈伟良说。

打造示范基地,探索多作物托管经验

根据各类托管作物,分别建立起全程托管示范基地,是让农户切实体会生产托管服务好处、不断推动托管服务市场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今年,广东省计划建设100个生产托管示范基地,将参与托管的好处让群众看得见、分享到。品生联合社紧跟全省的步伐,联合多家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全力打造三个省级生产托管示范基地,分别是200亩水稻种植基地、200亩蔬菜种植基地,以及50亩水果种植基地。

image.png

在岭背镇莲花村的蔬菜生产托管示范基地里,一个个喷头将灌溉水分散作细小的水珠,均匀地喷洒到菜地里,十多名村民忙着采摘茄子、秋葵、菜心等,不断有小货车把蔬菜运输至清远市区和其他珠三角城市的多家生鲜超市。绿茵合作社负责人黄高明说:“和联合社共同打造示范基地,犁耙整地、播种施肥、病虫防治都有服务主体全包了,联合社还帮忙对接销售渠道,蔬菜不愁卖!”

2019年,在老支书反复劝说下,退役后在外工作的黄高明返乡成为村干部。他流转了丢荒多年的3百多亩山林,与多名贫困户和村干部一起成立阳山县布福娜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特色水果。去年,又从数十名村民手中流转了200亩耕地,和退役战友们成立绿茵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

托管运营中心牵头整合农机资源,为两个示范基地提供服务,收获后再协助合作社对接市场统一销售。“作为村干部,我希望能通过打造水果和蔬菜两大产业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发展现代化的绿色产业致富。”黄高明说。

在联合社的指导下,绿茵合作社蔬菜托管面积计划扩大至200亩。联合社特聘农技员潘启日说:“完全建成后,基地每年可种植6-7造蔬菜,耕地利用率将提高2-3倍,总体收入提升20%,能够有效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参与托管。”

“建设不同作物的生产托管示范基地,联合社可以充分积累多种作物托管的丰富经验,并让更多农户看到托管、尤其是全程托管的好处。”赫欢欢表示,示范基地均制定了生产托管服务落地方案,并设置专人负责,逐项落实基地建设任务。“目前,三个示范基地正全力以赴推进建设,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生产托管,为全县深入开展生产托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在十月中旬,七拱镇隔坑村的水稻生产托管示范基地迎来收获期,稻田金黄一片,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大片稻穗变成颗粒。

隔坑村的耕地肥沃,产出的丝苗米品质优良,以往却卖不上好价格。对此,该村的阳山县七拱镇燕红种养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燕红合作社”),通过村集体整合农户服务需求,打造了250亩水稻种植全托管示范基地。通过统一管理、耕种,托管后的水稻每亩节本约300元,产量增加10%以上,110户农户年收入增加1千多元。同时,改善丝苗米品种、打造品牌,使丝苗米的价格翻了近两倍。

“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全村近九成、共540户农户纷纷签订了犁耙整地、机插施肥、统防统治、收割烘干、仓储销售等多环节的托管合同,辐射面积1500亩。”燕红合作社负责人陈燕红介绍道。

【策划】张俊华 严亮 洪继宇

【统筹】黄婵 袁雪燕 马炳华

【执行】程胜涛 伍思懿 郑平亮 袁瀚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