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省级非遗公示!新会古井烧鹅制作技艺入选_南方plus_南方+

12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向社会公示,共有115个项目入选(按申报地区或单位计,下同),由江门市新会区申报的“烧鹅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据了解,2021年初,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开展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组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审议、厅党组会研究,提出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115项,其中新入选项目42项,扩展项目73项。本次公示期为20天,从2021年12月30日起至2022年1月19日结束。

南方农村报 任峻男 制图

江门市新会区申报并入选的“烧鹅制作技艺”主要以古井烧鹅制作技艺为代表。

古井烧鹅制作技艺是以新会当地优质的乌鬃鹅为食材,采用荔枝木烤制,并加入道地新会陈皮,独创湿料入味的特色技艺。其可考历史已有百年以上,世代传承,至今已形成较大行业规模,此技艺制作的古井烧鹅,在南粤名菜中具代表性,并融入南粤传统饮食风俗,影响遍及海内外。2009年3月,古井烧鹅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古井镇聚集专营古井烧鹅商户20家,带动就业人员800余人,年产值约1亿元。

乌鬃鹅。南方农村报 蓝东旭 摄

乌鬃鹅。南方农村报 蓝东旭 摄

古井烧鹅的工序及其技艺包括宰鹅、烫毛、拔毛、充气、清内脏、填料、封腔、涮洗、上皮水、晾干、入炉、出炉等十二道完整工序,精心烧制出炉的烧鹅色泽光亮,皮香甜脆,肉滑骨酥,肥而不腻。

此外,古井烧鹅制作技艺还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选用50—60天生长期、7斤重左右的乌鬃鹅为原料;二是采用晾晒两年以上的荔枝木为燃料;三是填料为“湿料”,配方中添加特制酱油和道地新会陈皮,并用钢针、棉线封腔。

相传,古井烧鹅制作技艺源于宋代宫廷,近代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古井镇“恒益商号”“平香商号”为主要传承群体,通过家族传承、行业经营传承、师徒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

新鲜出炉的烧鹅色泽光亮,皮香甜脆。南方农村报 蓝东旭 摄

新鲜出炉的烧鹅色泽光亮,皮香甜脆。南方农村报 蓝东旭 摄

江门市新会区的古井烧鹅制作技艺对广东地区烧腊技艺,特别是“烧鹅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粤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社会价值。在著名侨乡江门市,特别是新会区,古井烧鹅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当地百姓婚丧嫁娶等宴席的必备佳肴,也成为海外五邑华侨华人独特的味觉“乡愁”。

全鹅宴。南方农村报 蓝东旭 摄

全鹅宴。南方农村报 蓝东旭 摄

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南方农村报 任峻男 制图

【记者】任峻男 李嘉镓

【图片】蓝东旭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