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四十载,春华秋实谱新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筹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已经走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


回望过去,中国水稻研究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非凡成就,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已然展现在世人面前。


许多参与初期边筹建、边科研工作的老同志,对水稻所今天的成就都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看到今天水稻所的成就,老同志常常回忆起筹建初期的点点滴滴,虽然四十年过去了,很多事情仿佛就在眼前,清晰如昨。





竭尽全力,争取将全国水稻研究所建在浙江


我国是水稻历史古国,稻种资源富国,水稻生产大国,稻区分布广泛,对全球不同生态稻区具有广泛代表性。新建的全国水稻研究所可以成为世界理想的水稻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员培训中心。这不仅对于我国,而且对于世界提高水稻科学和水稻生产水平,满足未来人口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筹建初期,农业部已初步考虑将全国水稻研究所建在广东或湖南,但蒋玉铭等同志认为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稻作历史悠久,水稻产量高,科技力量较强,应该建议积极争取将全国水稻所建在浙江


上报农业部后,经过多番辗转,农业部同意将广东、湖南、浙江三省作为选择建所地点进行考察。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联合考察组考察浙江省农科院时,该院用录像并配上英语介绍浙江稻作历史悠久、科技力量较强、田间试验条件较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全国居较高水平,而且籼稻、粳稻、糯稻在浙江都适宜种植。

联合考察组于1980年3月在北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起草了考察报告,报告建议并列举了作为衡量建所地点适合与否的主要标准。最后,将富阳县皇天田畈农场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建所地点



上述文件表明,国务院同意在杭州市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基础上建立全国水稻研究所,将富阳皇田畈农场作为实验基地。这一消息传开,在一年半时间内全国各地有三百多位科技人员申请来所工作。





同心协力,调集人员做好边筹建边科研工作



在筹建过程中,搞基建是重要的,但对调集和培养人才以及在筹建过程中的科研工作,也是重要的。否则,没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拿不出研究成果,就不能扩大影响,树立威信,难以形成全国的水稻研究中心。

调集人员的同时,重视人员培训。世界银行1000万美元贷款中有200万美元专用于人员培训,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资助,派往国外培养各系科研领导骨干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还在农业部大力支持下,黄效林、李勤同志去国家教育部申请,在全国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为中国水稻所培养27名优秀研究生,得到了批准。

中国水稻所现有的人才,大部分是经过上述培训和在艰苦的科学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现有一代热爱水稻科学的青年新秀、一批重要学科带头人,以及二位院士。他们为中国水稻所今后更好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在边筹建、边科研初期,规划设计、基本建设、仪器设备的订购和安装,人员调集和培训、内外宾接待、国际国内水稻研究的合作与协调需要展开,国内重点项目的研究必须继续进行。

每一项筹建和科研任务都非常繁重,在人员不足情况下,大家同心协力,努力工作。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行政后勤服务的支持。负责行政后勤的李家厚、金连登等同志,白手起家、工作艰难,担负全所吃、住、行和物资供应等繁重任务。为了安排調入人员的居住,除了向省农科院借用住房外,还千方百计在登云买房、向附近农民租房。令人感动的是不少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和有关大学等调来的优秀人才,一家人挤在面积30-40米2、没有卫生间、没有烧饭、炒菜用的煤气罐、没有冬季取暖设施的住房内。他们的居住条件与原单位相比,显然十分艰苦,但仍然争分夺秒地从事研究工作,为新来所工作的年轻同志树立了艰苦奋斗的光辉榜样




历久弥新,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多做贡献



四十年,2名院士、3 名国家杰青,国家级成果 25 项,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 407 个,成果年应用面积 1.5 亿亩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但筹建初期,道阻且长。为资助国内外水稻科学家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员培训,推进全球水稻科学和水稻生产发展,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多做贡献,需要多种渠道筹集水稻研究经费。


中国水稻所与国际水稻所相比,主要是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而国际水稻所的研究经费是向国际机构、友好国家等募集来的。集体讨论后,中国水稻所决定学习国际水稻所的经验,向国际机构、友好国家等多种渠道募集水稻研究经费。有了水稻研究经费,才能支持国内外水稻科学家来所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员培训,才能推动全球水稻科学和水稻生产发展。

为了筹集水稻研究经费,我所准备了《让我们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共同努力--水稻科学发展基金发起人敬告各界人士》的宣传文稿,有22位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作为筹集水稻科学发展基金的发起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建所以来,水稻所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目前,中国水稻所现已拥有一批高级科技人员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水稻试验田充足,不仅在浙江杭州地区有水稻试验基地,还在我国南方的海南省、北方的黑龙江省都有设施完备的水稻试验基地。我们还应主动参与国际水稻所受到试验田、气候条件限制和不能独自完成的重大水稻研究项目进行合作,希望通过更多的国际合作,共同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贡献



来源丨蒋玉铭、 BioArt植物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