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黔协作:创新镇镇结对“五联五创”模式,打造共建共富样本_南方+_南方plus

2022年以来,佛山市与黔东南州合力构建更加紧密结对帮扶关系,南海区与丹寨县抢抓机遇,于当年11月份启动大沥与兴仁两镇共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试点工作,通过“联党建、联产业、联人才、联文化、联就业”为抓手,深化全方位协作,推动粤黔协作地由“发展型”走向“共富型”的协调发展模式,培育打造东部强镇对接帮扶西部弱镇实现共富典型案例。

联党建,创建一流战斗堡垒

积极探索组织引领、组团服务、共建共享的“粤黔先锋、共富联盟”特色党建品牌。

一是加强协作指导。在区县指导下,两镇成立由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高频互动,围绕新阶段以协作促发展的新任务,构筑了做强党建联盟、加大产业合作、创新人才共享、深化文化交流、拓宽就业渠道等五个共建工作体系,进一步凝聚合力、增强动能。

二是做强红色堡垒。采取强村带弱村、村(社)党员结对的方式,形成以强带弱、互增技能、抱团发展的共建“大盘子”。大沥镇凤池社区与兴仁镇摆泥村、河东社区与烧茶村搭建党建联盟,“两区”党员分别与“两村”党员结对子,大沥镇选派4名社区干部到兴仁镇试点村担任“名誉村长”“发展顾问”,先后开展现场、线上联建活动4次。

三是建强先行队伍。复制推广“大沥铁军”建设经验,助力建设“兴仁红先锋队”“两代表一委员”先锋队22支,开展“我是党员干部我先上,我是代表我靠前,我是委员我履职”等主题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37个,协调项目5个,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11场次,实现“干部争先锋、工作促成效、群众得实惠”。

联产业,创新产销联动模式

强化政策资金引导、政府搭台引介、消费市场引动,共建产业发展联盟。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760多万元助发展,实现烧茶、摆泥两个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累积达130万元、50万元。

一是盘活闲置资源。在摸清兴仁镇闲置资源底数的基础上,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资金,盘活优质大米加工厂1个、改造低效茶园350亩、提质改造蓝莓园700亩,每年可带动560人就近务工,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二是激活产销链条。对接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引入大沥优质企业共建茶产业基地11000亩、蓝莓基地6800亩、吊瓜基地2500亩,带动当地18家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发展。瞄准农特产品资源,大沥镇与兴仁镇签订了《2023-2025年农特产品消费合作协议》,将试点村优质农产品(茶叶、大米、矿泉水等)等纳入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购目录优先采购,每年帮助销售兴仁镇农特产品不低于250万元。

三是用活电商平台。通过签订《大沥·丹寨电商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互联网+快递”电商助力茶产业和农特产品发展模式,落地共建项目4个,到位资金115万元。

联人才,创导双向资源共享

健全多层与基层结合、挂职与专职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在地与在线结合的人才支援机制,进一步紧密镇镇结对、村社结对、医院学校结对等多重帮扶关系。一是党政干部互派。采取领导班子定期见面会商、互访考察交流和互派干部挂职的方式。两镇共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2次,开展互访对接交流4次50余人次。接收兴仁镇班子成员、年轻干部、村党员代表到大沥镇挂职交流、跟班学习10多人次。二是专技人才互动。建立“东才西用”机制,注重“西才东育”联动。选派医护、教育、农技等专家人才互动交流,兴仁镇选派2名医技人员赴大沥镇对口单位学习,大沥镇专家人才采取远程指导、“师徒结对”等方式,传授经验技术,帮助培养专技人才5人。三是培训资源互享。结合东部党校、教学实践基地等丰富教培资源,联合举办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50多人次,通过座谈研讨、现场观摩、实地教学等方式,帮助兴仁镇干部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丰富经验。

联文化,创筑共富精神高地

紧扣深化共富理念,丰富文化共享载体,开展“扶志”“扶智”实践,形成文化阵地联建、文化活动联办、文化人才联育。

一是捐建“文化地标”。由大沥镇捐赠65万元在兴仁镇烧茶村修建共富文化墙、文化楼,开设“帮扶文化展览馆”,让“大沥精神”走进丹寨、感染丹寨,不断转化为推动共建共富的精神动力。同时,开办“农家书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二是搭建“空中课堂”。由大沥镇2所小学分别与兴仁镇的摆泥小学、烧茶小学结对,开展线上培训、线上教学等交流活动。开展线上教学2次,线上辅导学生210人。

三是共建“培训基地”。开办“技能培训基地”,主要用于开展非遗传承、技能培训等活动。同时,大沥镇嘉兴传媒有限公司还与当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帮助培养相关方面人才10人以上。

联就业,创优劳务服务平台

共同打造就业服务平台,拓展共建增收渠道,实现抓项目载体促用工、抓技能培训促增收、抓劳务组织促输转。

一是建基地吸纳就业。引导大沥企业佛山市易优粮公司到兴仁镇烧茶、摆泥两个试点村投资设厂,在附近村寨建立“硒锌大米”生产基地,就近吸纳当地360多人稳定就业。

二是建台帐分类就业。通过分类建立试点村就业增收台账,开展电工、焊工、叉车司机、家政等技能培训,实现稳岗就业102人。

三是建站点服务就业。由兴仁镇在大沥镇盐步社区挂牌成立“劳务服务工作站”,选派干部常驻办公,做好日常服务,引导输出280人到大沥镇持证就业,带动人均增收2万多元。

【通讯员】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