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村落“活”起来,梅县的十年探索_南方+_南方plus

在梅县区雁洋镇文社村,一座独特的传统客家民居已岿然矗立了100多年:它是“四杠两堂式”结构,采用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以石柱为基托起粗壮的大梁,梁柱、斗拱、屏风和门窗装饰有精美的动物雕刻或绘制梅兰菊竹等花鸟壁画,虽已历经百余年之久,但色彩依然鲜艳夺目,反映出浓郁的儒家传统治家文化。

“没人住、没人修,房子很快就会塌掉。”作为永庆楼第四代后裔,52岁的谢增林从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老房子内,上个世纪80年代,他和妻子到珠三角做生意,房屋由他的母亲居住。2015年,由于母亲去世,他和老伴关闭了在深圳的广告公司,在永庆楼旁开了一家农家乐,正式成为近百年传统民居新一代的“守护者”。“客家人很念旧,我们这代人一定要守护好这座房子,这也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梅县区雁洋镇文社村的永庆楼

梅县区雁洋镇文社村的永庆楼

作为著名的世界客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是汉族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地,拥有五批24个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2428座,保存较好的围龙屋639座,是全省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县区。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对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给予300万元/村的补助,撬动社会力量主体参与到保护与传承村落的工程之中,这些传统客家建筑和民居“活”了起来。

“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步入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视野所及,数十座客家围龙屋古色古香,围龙屋周边,沃野阡陌相连,南华又庐、荥阳堂、承德堂、德馨堂等客家传统民居依次映入眼帘,既有客家地区常见的围龙屋,也有“合杠”至“多杠”的“走马楼”“锁头屋”等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

省级文保单位南华又庐

省级文保单位南华又庐

侨乡村现保存传统民居94座,宗祠11座,村内房屋建筑形制丰富,大多数的建筑风貌以及空间格局保存完整,被誉为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该村党支部书记潘增明介绍,19世纪末,“男丁十六岁则出洋”在村内成为成规,大部分男丁到16岁后便会到南洋谋生,事业有成后回到家乡建造大屋,部分民居也结合了当时西式建筑的风格特点,逐渐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客家传统建筑群。

然而,2012年前后,侨乡村约有1/3的传统民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潘增明介绍,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比较强调防御属性,其建筑结构存在过于拥挤和狭小以及阴暗潮湿等缺点,村民逐渐搬出传统民居,搬入新房,村内一些民居逐渐“人去楼空”而濒临消亡。

2012年,住建、文化、财政等部门联合发文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当年12月17日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梅县区有5个村落入选,留存了一批历史价值丰富、结构完整的客家传统村落群。

侨乡村客家围龙屋德磬楼

侨乡村客家围龙屋德磬楼

梅县地区的客家人有自发修缮祖屋的传统。客家人千年的迁徙过程中历经艰难困苦,聚族而居,形成血缘村落,宗族的凝聚力完整体现在“宅祠合一”的结构布局上。潘增明介绍,侨乡村自明嘉靖年间开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村内形成了潘、黄、刘、温、罗、钟、濮姓共居的格局,环绕公祠建设房屋。在宗族和血缘关系的牵引下,村内形成了10多个以宗祠为纽带的“老屋理事会”,由德高望重者将宗亲的资源和人心整合起来。

侨乡村塘肚自然村的荥阳堂始建于清朝初年,是村内潘姓村民的祖屋之一,祖先牌位安放在公祠后堂。“荥阳堂最多时住了100多人。”该公祠第6代后裔潘叔介绍,1990年前后,在宗亲长辈的号召下成立了“荥阳宗祠”理事会,承担起了密切宗亲关系、主持祭祖以及老屋修缮等职责。春节时,潘姓族亲会从各地回到村内祭祖,并筹集资金用于燃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等,剩余的钱由老屋理事会保管,也会用于修缮祖祠。

“一般情况下,每年能够筹集5000-7000元,几年下来能有几万元。”潘叔介绍,因为年久失修,荥阳堂屋顶瓦片破烂、四周墙壁因雨水侵蚀近乎要倒塌。2021年,荥阳堂理事会拿出3万多元修缮祖祠,定期安排人清扫卫生。

修葺一新的荥阳公祠

修葺一新的荥阳公祠

让古村“活”起来

借助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契机,梅县区南口镇聘请了专业团队为侨乡村编制了保护规划方案,重视历史环境要素的修复,着力改善传统村落核心区的环境,重点对传统村落核心区的公共场所、门坪、池塘、公厕进行了整治,提升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

为强化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2014年,梅县区制定出台了《梅县区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2018年出台了《梅县区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加强传统村落风貌和建筑风格管控,提升村落规划设计、民居建筑设计水平,避免“插花”混建和私搭乱建。

“设计图一共包括22套,包括经济型、紧凑型、舒适型、豪华型,村民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图纸。”潘增明介绍,2018年,侨乡村将新建农房风貌管控写入了村规民约,引导20多户村民在农房改造中增加客家元素,力求新建农房的同时留住古韵。

侨乡村果园与古村共荣

侨乡村果园与古村共荣

“依托侨乡村独居特色的客家民居资源,我们吃了旅游饭。”潘增明介绍,2018年复兴论坛·梅县峰会在侨乡村举办,以此为契机,他们成立了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自在侨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50户70多人入股参与,整合了150多亩土地资源,引进梅州侨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乐途旅游公司入驻。2022年春节期间,侨乡村日游客量达2000多人次。

传统古村落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同时做好保护和活化利用两篇文章。在实践中,梅县区秉持“点上出彩”和“面上美丽”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等模式,探索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等综合资源联动发展模式,让传统村落保护融入乡村建设之中。

在南口镇车陂村,一座建造近百年客家民居活化成为“南源世第”客家姓氏文化大观园。2018年,南口镇乡贤、梅州市南源世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获悉慎轩楼现状后,与慎轩楼后人协商,达成了以修代租的方式,租期为15年。

“我们刚接手的时候,慎轩楼比较惨败,屋顶、梁柱损坏比较严重,壁画也已经看不清了。”南源世第姓氏大观园总经理古瑜金介绍,为还原慎轩楼的原始风貌,他们公司投资200多万元,采用“修旧如旧”的理念对房屋进行了修缮和改造,更换了腐朽的梁柱,聘请工匠重新摹绘了壁画,按照传统工艺重新更换了旧瓦片。

目前,慎轩楼内80多个房间被改造成为姓氏文化主题展室,每个房间以一个姓氏为一个展屋,二楼以两个姓氏为一个展屋,每个展屋内展示每个姓氏的渊源、堂联堂号、家风家训、名人等,以追根溯源方式引出姓氏、家训家风与历史人文典故,传承客家文化。

“南源世第”客家姓氏文化大观园

“南源世第”客家姓氏文化大观园

通过市场运作,雁洋镇桥溪村实现整体开发。2012年,桥溪村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同年,桥溪村引进了广东宝丽华集团投资6000多万元,对其进行“修旧如旧”式的保护开发,对村内16栋传统客家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了古民居建筑游览区、山林古道探险游览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项目,实现了荒山变茶园、林区变景区、古村落变旅游区。

随着景区开发,桥溪村被划定在桥溪古韵景区范围之内,集体用地被用于旅游开发,村民则以田园、山林、古建筑入户,每年可获得25%的经营收益,其中15%用于全体村民分红,10%用于古民居维护。据统计,桥溪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27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3.9万元。

雁洋镇长教村桥溪古韵景区

雁洋镇长教村桥溪古韵景区

2022年,梅县区入选了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公示》名单,成为广东首个入选的县(区),预计2年内可获得4500万元中央资金补助,迈上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新阶段。

“目前,梅县区正推进第一期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客家文化+旅游”丙雁松片区、“客家大宅群落+文化IP”水车镇—梅南镇片区等各具特色的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带。”梅县区住建局村镇建设股负责人介绍,依照《梅州市梅县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梅县区计划两年内投资1.5亿元,实施17个重点项目,引导传统建筑活化利用和民居更新维护,推动全区传统村落“集群示范、整体保护、连片发展”。

缺钱,也缺人

从雁洋镇驱车前往石楼村,1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弯弯曲曲,村内深巷老宅,溪水潺潺,两岸绿树成荫,古朴的气息随处散发。“石楼村依山而建,建筑形制以‘走马楼’‘杠屋’为主。”该村党支部书记钟世勇介绍,石楼村拥有传统客家民居20多座,历经400多年风雨,以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建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绝大多数都地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因此村内的传统民居才得以保存。2013年,石楼村拿到了中央财政拨付的3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但按照石楼村基础设施、环境修复、房屋修缮等各项工程所需建设资金的常规测算,这笔“上面来的钱”对于石楼村而言远远不够。

石楼村积华公祠

石楼村积华公祠

“当时,我们完整修缮了一座传统民居,部分修缮了4座公祠。”钟世勇回忆,因为年代已久、风吹日晒,村内近一半的传统民居出现损坏,他们花费了150多万元用于修缮破损比较严重的民房,另外近一半的资金用于拓展村道、池塘清淤、古树保护等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改造,石楼村风貌较先前焕然一新。

然而,接下来的几年内,石楼村再也没有收到上级财政的专项修缮资金。钟世勇也明白,传统村落保护不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投入,更应该鼓励村民自发出钱修缮老屋。2018年,石楼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从村集体经济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修缮村居的奖励,规定修缮公祠和祖屋均可以获得1万元补贴。

从目前情况来看,收效甚微。“不得不承认,很多村民还是愿意把有限的钱投入新房建设或对公祠部分进行修缮,修缮公祠外围私宅意愿不强。”钟世勇介绍,这个政策实施以来,全村修缮了5座公祠和2座民房,但核心保护区内已经有3座建筑倒塌了,核心区外围也有4座无人居住的私宅也面临着将要倒塌的情况。

石楼村面临倒塌风险的私宅

石楼村面临倒塌风险的私宅

空心化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又一个难题。多年来,在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梅县区对一些认定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挂牌,并要求居住者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石楼村山多地少,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全村户籍人口约1236人,常住人口仅400人左右。钟世勇坦言,居住在传统民居内的只有三四名老人,他们只能勉强度日,哪有闲钱修缮房屋。

石楼继成楼、钟鲁斋旧居于2012年2月被纳入梅县区不可移动单位,两座房屋的屋顶出现漏水,一些梁柱也遭白蚁侵蚀。“我们只能尽力去保护,过节期间去打扫下卫生。”钟世勇介绍,这两座名人故居均属于私人古建,按规定应由产权所有人负责修缮,初步估算修缮资金需要200多万元,但现在石楼继成楼内只居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根本没有承担保护古建责任的能力。

梅县区文保单位文德楼

梅县区文保单位文德楼

石楼村的困境绝非孤例。据梅县区文化旅体局文化遗产股负责人统计,梅县区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24处、市级文保单位29处、县(区)级文保单位18处,2022年梅县区仅获得200万元的省级文保单位修缮资金,未收到梅州市、县(区)级文保单位修缮资金。

不言而喻,保护传统村落是一项长期工作,难题仍会不断出现。“这些建筑一旦消亡就是永久性消亡,连同附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同消亡,花多少钱修出来的都不是传统村落。”钟世勇补充道,诸如这些很紧迫也很现实的问题,最终都需要有人来实施,没有人,一切计划都将是空话。

【记者】杨俊鹏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肖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