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全托管,产业园当“田管家”,汕尾丝苗米迈向高质量发展_南方+_南方plus

产业园春耕现场。

产业园春耕现场。

202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近年来,汕尾市以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汕尾市)(下称“产业园”)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粮食生产托管服务模式。目前,该产业园服务覆盖海丰、陆丰等地约40万亩农田,订单面积超10万亩,产业园服务面积占汕尾市丝苗米种植面积80%以上。

产业园建设以来,多家实施主体发挥自身优势,扮演“田管家”,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等全程服务,每户每季平均可降低生产成本约150元/亩,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收益和农民积极性。

服务者

统防统治,农民耕种省时省力

时值春耕,在产业园核心区,海丰县可塘镇的农田披上了嫩绿的新装。农民骑着三轮摩托车穿行在田埂,一筐筐秧苗被运到田边,又植入田中。汕尾供销中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天禾农服”)的技术员曾奋东熟络地和种植户打着招呼,询问今年的育秧和播种情况。

种植户黄水如告诉记者,“在天禾农服的帮助下,水稻产量和价格都更高了,80亩田我两夫妻就能干完,空余的时间还能去帮村里人建房子增加收入。”

黄水如正和其他农户一起进行插秧工作。

黄水如正和其他农户一起进行插秧工作。

除了依托灵活的农业托管服务套餐,黄水如自己也购入了自动插秧机,让他在使用其他服务的同时,不仅可以省去部分机械费,还能帮助其他农户进行插秧工作。农忙变农闲,夫妻二人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

据了解,天禾农服在可塘镇建设3000平方米农资仓库,飞防设备配套完善,作业植保机100台,日作业能力超过20000亩。截至2022年底,天禾农服通过“整村推进”构建“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农技服务”的核心运营模式,完成服务面积共约26.3万亩,服务水稻种植户超5000户以上。

黄水如所在的可塘镇就是受惠村镇之一。天禾农服为他们提供水稻种植全流程保障,为每一粒汕尾丝苗米保驾护航。然而,“整村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并非易事,种植户们一开始对此存有顾虑。但2021年发生的事,改变了他们对农服的看法。

当年年末,距离秋收还有近半个月,汕尾地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稻飞虱虫害。据天禾农服负责人林鸿生回忆,为了保证当年的水稻收成,飞防队伍在统防统治上下足了工夫,严格控制植保无人机作业高度和用药量,确保在不造成水稻倒伏和农残超标的前提下,尽可能消灭稻飞虱。

林鸿生向记者介绍天禾农服助农平台。

林鸿生向记者介绍天禾农服助农平台。

负责人戴雨雯补充道,“稻飞虱等水稻害虫具有跨区域迁飞和流行的特点,农民如果单打独斗,就容易出现‘漏治一点,危害一片’的情况。农业生产托管的优势在于可以对这类虫害统防统治,及时控制虫害蔓延,降低农民损失。”

2021年爆发的稻飞虱虫害,在农服机构介入消杀后,成功减少了20%的稻米损耗,保住了农民的“钱袋子”。

天禾农服工作人员联合当地农服开展飞防作业。

天禾农服工作人员联合当地农服开展飞防作业。

一次成功的防治,让农民看到了农业生产托管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参与天禾农服提供的服务。服务开展后,当地每亩节约农药用量600-800g,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10%-20%,节约用药成本25元/亩;肥料统配每亩减少化肥用量约10kg,节约用肥成本约40元/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营者

土地流转,撂荒地变致富田 

跨越农业负责人张应辉

与海丰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不同,同样是产业园实施主体的跨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跨越农业”),在陆丰的金厢镇、博美镇、内湖镇、桥冲镇等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约10000亩土地,直接参与土地的种植经营。

跨越农业负责人张应辉带记者走进位于博美镇的产业园种植区,记者惊喜地发现,还没播种秧苗的地里,不乏瓜果蔬菜。张应辉说道,“陆丰气温与海丰相比较冷,春耕播种会稍晚于海丰,但是秋收和春种的间隙,我们不让土地闲着,会间种土豆、西瓜、玉米等经济作物,充分利用土地提升种植效益。”

秋收春种间隙,会种上经济作物。

秋收春种间隙,会种上经济作物。

土地流转与生产托管相比较,其突出特点在于能更有效地集中连片经营,也能更好地解决小农户“不会做、做不了、做了不划算”的事情。

2020年前,这片土地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存在田地盐碱水平失调,土壤水分过多等问题,土地撂荒超过20年。跨越农业看中了这里土地连片,气候适宜的种植条件,投资900万流转土地、修建田埂、水沟、购置排水设备。

张应辉告诉记者,“刚开始,我们要把水抽干,把芦苇清理干净,重整土地才能耕作。”经过将近一年的重整,这片撂荒多年的土地终于重焕生机,依托专业管理,如今丝苗米最高亩产达1200斤。

土地流转与农业托管往往相辅相成,对于当地没有签订流转协议的种植户,张应辉也通过提供全流程农业服务的方式,带动农户开荒与耕作,并与农户签订协议,若土地湿稻谷出量低于600斤则予以补偿,超过700斤,盈余部分与农户五五分账。

“农户每年除了可获得3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用外,我们也会聘用他们参与种植管理,根据工种和工作时长给予工资奖励,每年用工量超过3万人次。”张应辉补充道。

据悉,2020年至2022年,汕尾市以生产托管与土地流转等形式,实现撂荒地复耕复种超过9.5万亩。不仅保障了湾区粮仓的粮食安全,更是在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极大地实现了农业生产成本基本增效,提升了种粮经济效益,调动了各生产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践行者

耕耘不辍,做好稳粮保仓示范

曾经,农民辛苦将粮食种出来,还要担心如何加工,如何销售。现在,在产业园的统筹下,农服机构、粮食公司等实施主体参与其中,一条从种植到归仓,再到饭桌的产业链被完整串联,为稳粮保仓和乡村振兴发挥示范。

在做好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工作后,跨越农业在陆丰又建设了年产2万吨优质大米的加工厂,并配有农资配送中心。在产业园的支持下,公司将在原有基础上,拓建烘干车间、稻谷储存库和冷库。项目建成后,烘干车间一年可烘干稻谷2400吨,能有效减少稻谷霉变、发芽等损失,提高汕尾丝苗米品质,保证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汕尾当地和产业园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1800万元用于排水渠道、排涝站等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完工,将有效解决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导致土地撂荒的一大客观因素。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而天禾农服作为省供销社控股的天禾股份下属企业,具有明显的组织优势。结合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镇村助农服务中心,有效衔接上下游产业,保证农民种好粮,卖好价。

据了解,至2022年底,天禾农服与天润粮油、中荣农业、中谷米业等粮食生产加工、生产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对接,通过示范种植、订单种植、生产托管、技术推广及综合服务的整体运作,发挥各企业优势,打造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粮食供应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三年,天禾农服将依托供销社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及广东天禾中荣汕尾农资配送公司现有的600多家零售门店网点,立足汕尾全市,建立联动机制,带动周边地区农户,提升种植户对现代化农机的掌握水平,实现“本地人管理本地田”策略。

产业园创建,不仅让农村更加宜业,也让其更加宜居。落日余晖,经过硬底化的田埂和乡道平坦开阔,是村民饭后散步的好去处。远处一方泥泞的沼泽,张应辉准备将它改造成荷塘,夏天赏花之后还能吃藕,一幅“生态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蓝图逐步成型,产业园将持续做好社会化服务,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统筹】黄帼蓉

【记者】李嘉镓 马千里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黄帼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