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融资难融资慢?广东这样做打破瓶颈!_南方plus_南方+

沙石土道变成沥青水泥路,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美丽的“四小园”,脏臭的池塘水沟变成清澈的水榭长廊,曾经“靠风刮”的垃圾现随着垃圾车的音乐被送去处理站……这样的变化,如今在广东各地农村不断上演。近年来,广东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注重突破资金统筹运用方面的瓶颈,在不形成隐性债务的前提下,统筹用好现有财力、创造性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子。

规划先行,谋事“寻资”

驱车驶入汕尾陆丰市滨海走廊,一边是湛蓝的海水不断轻抚洁净的沙滩,另一边是美丽的景观带和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海滩上还有一排排房车和帐篷,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近年来,汕尾陆丰市聚焦“八个美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六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示范带体系,沿途贯穿陆丰市23个镇129个行政村,覆盖面积达690平方公里,辐射带动人口60万。

陆丰市碣石镇滨海风光。

陆丰市碣石镇滨海风光。

据陆丰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科学统筹全市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从整体大局上统筹把控资金。围绕到2025年的陆丰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计划3年内统筹50亿元以上投入示范带建设。截至目前,已整合近29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债券资金12亿元,统筹农林水、生态、交通、自然资源等涉农资金近9亿元,乡贤捐资近8亿元。

事实上除了陆丰市,近年来全省各地均纷纷探索先谋划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再通过融合省、市、县各级涉农资金以及发放债券等形式,形成总资金池,办大事要事,如发展集中连片建设、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等。通过政策集成、资金统筹、资源集聚、项目互补,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每年完成一两件大事,不少地区取得明显成效。清远市清新区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各级涉农资金2亿元集中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5.59%,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肇庆市广宁县将农村集中供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包为一个大项目,整合各级涉农资金1.63亿元,支持官圩镇谢村村、金林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比学赶超,竞争“逐资”

进入汕头市“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干净平整的道路蔓延至远方,河渠清澈,鱼儿浅翔,清风推开层层青浪,露出藏于稻田中的点点白鹭。村里的老人们笑容灿烂,他们村口的池塘在过去几十年间曾经变得污浊不堪,如今经过治理已恢复到老人们儿时的模样,池水清澈见底,孩子们在池边的广场上嬉戏。潮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市推进不少“以奖代补”形式的政策,海门示范带结合带内8个村(社区)的空间分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等特点,分期建设集风貌提升、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双核”“两线”“五区”空间布局,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潮阳样板”,以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据了解,为鼓励各区(县)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汕头市今年在涉农资金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对乡村振兴领域紧迫性的重大项目追加专项奖补,初步决定设立市级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亿元,对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的区(县)给予2000万—5000万元的奖补,对能在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中排名前5的区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此举极大地激发了汕头市各区(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

而在省级层面,为鼓励各地创新探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广东在全国首创“乡村振兴大擂台”并大力推进“以奖代补”等相关政策引导,有效驱动各地乡村振兴“五级书记”一起抓,激发乡村建设内生动力,在全省一次次掀起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浪潮。汕头市创新奖补方式,强化资金保障的举措便是其中一个成果。除汕头外,其他地区也纷纷加快创新步伐,陆丰市借鉴省的做法,举办陆丰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由5名市领导分别担任“带长”,率领沿线镇村干部群众登台打擂。陆丰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5条示范带启动资金,引导各镇(场、区)加大投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节点建设。每一期“擂台赛”还安排了2亿元竞争性资金,集中支持优胜示范带,形成“比学赶超、赛龙夺锦”浓厚氛围。

强化运营,社会“追资”

除了争取财政资金,各地还不断强化运营,以吸引社会资本。3月1日,佛山市三水区万亩智慧农业园的生态智慧渔业示范区、农耕文化旅游示范区正式开工,该园区由佛山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2.6亿元,引导撬动碧桂园投入5亿元建设无人化试验农场、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生态智慧渔业、农耕文化旅游等项目。据介绍,该园区的两大核心区域——生态智慧渔业示范区、农耕文化旅游示范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按计划,两大示范区将于9月1日建设完成,10月1日正式开园,届时将带来可观收益。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资本有着投资主体多元、投资模式灵活、投资领域宽广的优势,广东一直鼓励各地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让社会资本,尤其是龙头企业想投、能投。

江门开平市整合各级涉农资金10.3亿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基本面貌,提升投资潜力,有效撬动社会资本75.9亿元。汕尾陆丰市盘活乡村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吸引乡贤捐助公益资金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农商平台、驿站、加油站、停车场、广告牌,实现乡村振兴投入有机循环、持续造血。另外,陆丰市通过举办三期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以合计6亿多元奖励资金成功撬动了各类资金投入超过30亿元。

深化改革,创新“生资”

为进一步扩大资金渠道,近年来,广东各地还不断探索深化金融改革,通过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通过贴息、政策性农业保险、信贷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等方式,集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揭阳普宁市设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专项贷款,地方财政适当贴息,该市农信社信贷创新产品“金梅贷”为青梅产业提供发展资金1.1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4.5亿元。河源市和平县为解决腐竹产业园企业融资难题,推出“农业龙头贷”“农园实施主体贷”“惠农e贷”“金穗快农贷”等信贷政策,对产业园实施主体贷款达7500万元。

陆丰市则搭建“银政”“银企”“银农”三大平台,大力推进“整村授信”,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评级授信力度,解决乡村发展“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截至目前,该市完成156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62亿元,占贷款总额38%,增速达15.5%。

此外,省财政厅还鼓励各地探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民宿及配套设施等按专项债券有关要求整体打包,积极争取更多“三农”专项债券。据了解,清远英德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同垦造水田项目打包申报专项债券,通过垦造水田收益平衡融资成本,2019年至2021年成功申请专项债券3.9亿元。江门开平市积极打造“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分领域、分区域打包片区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产品仓储中心建设、旅游停车配套等项目,通过污水处理费、租赁租金、停车场收入、垦造水田和拆旧复垦收益实现项目收益与融资需求平衡,争取到专项债券4.9亿元用于项目建设。

【记者】刘琪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杨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