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立秋过,陆丰甘薯进入大规模种植期,成片成片的沿海沙地上泛起绿意生机。
“我们公司现在种有3000来亩甘薯,其中近2000亩原来都是荒地。”汕尾陆丰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工作人员介绍道。陆丰素有“甘薯大县”的美称,由于甘薯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户、企业选择盘活撂荒地种植甘薯。
今年5月,陆丰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省粮食生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先进集体。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甘薯大县”的再出发。甘薯,正成为整治撂荒地的“功臣”;而撂荒地整治,则在为甘薯产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陆丰,越来越多的撂荒地种上了甘薯。
从“地等人耕”到“人争地耕”
三年前,陆丰市碣石镇戴厝村大量耕地因劳动力外流等多种原因长期丢荒,加上最大连片耕地不足百亩、灌溉不便,不少前来考察的企业兴趣寥寥。
在这种情况下,陆丰市蓬友种养专业合作社却选择进场种植甘薯。合作社负责人卢天锡表示看好陆丰甘薯发展前景,因此选择在主产区碣石镇布局种植。目前合作社种植有西瓜红品种400多亩,近3年收购价和销路都比较稳定,接下来还计划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戴厝村支书戴俊躬表示,目前全村已复耕600亩撂荒地,其中甘薯就占了400多亩,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又推动了产业振兴。
戴厝村撂荒地复种前后对比。
碣石镇是陆丰甘薯传统产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理位置滨海,耕地多为砂质土,十分适合甘薯种植。
“不管什么地,一整出来都在种(甘薯)。”碣石镇种植户林孔生表达了他的主观感受,近年来他明显感受到碣石镇种植甘薯的农户变多了,人地关系从“地等人耕”变成“人争地耕”。2016年开始,他在碣石镇种植甘薯,其时不少村都有大片撂荒地无人耕种。加上口头流转的冬闲田,他一度种植有3000多亩甘薯。随着更多农户涌入甘薯行业,他的种植面积缩小到1500亩左右,目前他正在对1000多亩荒地进行平整,谋取扩种空间。
市场行情给了他信心。在他的印象中,陆丰甘薯获得各地客商的青睐,自己从2016年以来极少面临滞销情况。另一位种植户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在陆丰市种植面积最广的甘薯品种西瓜红为例,每亩种植成本5000元,年销售额超过7600元,利润在2600元以上。”而若种植成本更高的高端品种,每亩利润可达到5000元以上。
全市2万亩撂荒地种上甘薯
近年来,陆丰甘薯行业动作频频,孕育了一番崭新气象。
陆丰市积极打造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品种选育推广,推进机械化种植,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甘薯产业提质增效。2022年,陆丰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园种植面积12.6万亩,产量25.86万吨,形成了以上英镇、潭西镇、河西镇、金厢镇、碣石镇和博美镇6个乡镇为核心区的连片生产基地,产业园综合产值达到10.79亿元,产业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万元,高于全市30%以上。
产业园核心种植区内,农户正忙于甘薯种苗栽插。
放眼全市,自2018年以来,陆丰市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每年产量稳定超过45万吨,成为陆丰市创收最高的大宗作物,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据统计,陆丰市从事甘薯生产、加工、流通等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多达200多家,2022年甘薯产业累计吸纳就业人数18510人,返乡创新创业人数40人。
与此同时,陆丰市也取得了亮眼的撂荒地复耕复种“成绩单”。5月,陆丰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省粮食生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先进集体。
2021年,陆丰市出台了《陆丰市开展耕地撂荒复耕整治大会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2022年,又根据实际制定了《陆丰市开展攻坚消灭撂荒耕地巩固复耕成果大会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撬动社会投入等方式,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甘薯是其中的一大“功臣”。陆丰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李荣禄介绍,目前大部分撂荒地都是通过种植甘薯实现复耕,约有2万亩,还有1.3万亩复耕难度比较大的撂荒地,正逐步推进合适的土地种植甘薯。
【记者】黄博超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