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祭扫”渐多,产生“冥币第一股”的潮汕小镇临拐点?_南方plus_南方+

清明节前夕,购买殡葬用品的客户多了,王楚荣又忙碌了起来。今年61岁的他,在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槐南村经营一家殡葬用品加工厂,节前半个月,便有客户订购纸钱、金银元宝以及各类纸塑品等。

王楚荣正拿出殡葬品给买货的消费者

王楚荣正拿出殡葬品给买货的消费者

“别人花钱买纸钱,我卖纸钱换金钱过日子。”从纸钱厂的学徒工,到如今把殡葬用品厂经营得有声有色,王楚荣对这一行当十分熟悉。

莲下镇因盛产纸钱远近闻名,该镇有十数家殡葬用品销售店。近年随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以及疫情影响,农村大部分祭祀活动取消,传统殡葬用品的行当在悄然发生变化。

生产逾两百年

产品远销海外

“买殡葬用品的人很多,除了本地市场,国外照样卖得通。”殡葬用品是当地的一张名片,莲下镇的南金被称为一绝,“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南金。”王楚荣说。

所谓南金,即在纸钱上贴上一层金色的锡箔。在贵金属充当流通货币的过去,这层锡箔让纸钱“身价倍增”。

莲下镇生产南金要追溯到200多年前。《澄海县志》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年),南洋乡李华丰号商人从汉口购来北金(锡纸),进行仿制并生产、销售,后创制行销南方的南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莲阳地区(即今莲下镇和莲上镇)金纸(锡纸)生产厂家200多家,年销量70多万箱,价值大洋券400多万元,成为汕头港输出五大货源之一。

改革开放后,“经常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侨客商来莲下订购南金”。2006年,澄海区莲上、莲下等镇的南金出口产值达数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

2015年,当地的殡葬用品生产企业——广东翊翔民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挂牌“新三板”,被称为“冥币第一股”。该公司年营收额持续多年超过3000万元。“最近这几年我们主打国外市场,今年产品继续出口东南亚。”公司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纸钱上印上的一层锡箔,即南金

纸钱上印上的一层锡箔,即南金

一方经济支柱

提供就业岗位

王楚荣的作坊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工厂内,三五名工人把一叠叠的南金纸钱摞好,装上三轮车,准备送货上门。门店里,王楚荣和妻子陈丽娜正招呼来往的熟客。不到半小时,便有四五名客人上门取货。“我做这行四十多年了,积累了很多熟客。”

改革开放初期,当地公社办了莲下南金厂。彼时,莲下镇产业单一,纸质殡葬品行业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乡民务工的支柱。

1979年,18岁的王楚荣进厂成为一名学徒工。他记得,当时有造船厂、造纸厂经济不景气,便转行生产南金。到南金厂务工,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进厂并不容易。有的村民托人找关系,才能到厂里。“后来,被征地农民也安排进南金厂工作,解决大家的就业问题。”

王楚荣的老伴招呼来往的客人

王楚荣的老伴招呼来往的客人

裁纸、打锡、上色、印染、打包......一张纸钱涵盖了多重工序。在机械生产不发达的年代,便孵化出大量的手工劳动力。陈丽娜告诉记者,最鼎盛的时候,莲下南金厂容纳了2000余人充当劳动力。“我在纸钱堆里‘泡’了很多年,都腻了。”她笑言。

尽管催生出很多岗位,但公办厂的工资并不高。王楚荣当学徒每月工资22元。此后十多年,涨到每月五六百元,不算高收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来临,工人很多离开南金厂另起炉灶,王楚荣也是其中一员。他回忆,莲上、莲下两镇,大大小小的工厂、家庭手工作坊开办,约两百多家。

王楚荣与妻子相识于南金厂,后成家生下三个女儿,夫妻俩又一同出来创业,靠着南金生意,将孩子培养成才,过上小康生活。

近年,也有年轻人选择返乡经营殡葬用品的生意。30多岁的莲下镇云二村村民小王去年底攒够了钱,结束“打工仔”的身份,开了一家纸钱生产作坊,“这里的传统产业就是殡葬用品,便选择做这行”。

机械代替人工

劳力需求减少

南金店里除了纸钱,纸制用品五花八门。

“以前,我们用纸皮制作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王楚荣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纸制的“三转一响”是祭祀先人体面的殡葬用品。近年,市面的殡葬用品更为丰富多样,除了高清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纸制家电,还有纸制别墅、游艇、豪车等现实生活里的高档奢侈品。

image.png店内陈列的寿衣和纸质首饰

店内陈列的寿衣和纸质首饰

杨联城是一名潮州民俗文化爱好者,对潮州、汕头地区的婚丧嫁娶习俗涉猎多年。他特别指出,大操大办丧事,实际上是迷信心理和攀比心理在作怪。事实上,古代优秀传统习俗和建国后,都提倡勤俭节约,红白二事简办。“给先人糊制家电、别墅和汽车,甚至制作焚烧纸质的侍女,并非缅怀先人,而是显示经济实力。”

“使用殡葬品,就是用活人的思维去处理先人的事情。”年轻一代的潮汕民俗爱好者何挺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先人离世,子孙后代焚烧纸钱,目的是填补内心的伤痛,获取精神安慰,可以理解。“大量烧殡葬品不推崇,先人在世时行孝更重要。”他补充。

殡葬用品款式日益多样,人力需求大涨,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为了降低成本,机械化生产成为主流。在莲下镇建阳村经营殡葬用品生意的村民陈伯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顶峰时,他的工厂有固定工人三四十人,如今一台机器可以顶替20多个工人,全厂仅有5名工人,“而且还是生产旺季时才把大家召集起来”。

祭祀活动减少

销量下跌三成

55岁的建阳村村民珠姨今年不上山扫墓,在家用一柱清香表达追思。她说,很多村民忙于生计,便把祖先牌位请进祠堂,由专人打理。

“现在追求方便,祭祀没有以前讲究。”珠姨说,疫情发生后,当地不再举办大型祭祀活动,家里的祭祀活动也减少了。“以前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等多个节日都要祭祀,现在减少了一半。”且年轻一代对祭祀的认识更为科学,不执着于形式,使用的殡葬用品自然减少了。

今年广东省民政厅明确对相关殡葬服务机构或者祭扫场所(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汕头市要求所有殡仪馆、公墓(陵园)、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宗族祠堂、寺庙塔林等场所暂停组织各类联宗祭祖、聚集祭扫、集体公祭等活动。

“疫情以来,很多祭祀活动停止了,殡葬用品销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王楚荣说,尽管不少传统习俗仍保留,且海外市场需求不减,但纸钱的销售市场确实在萎缩。他认为,年轻人观念转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殡葬用品消费是农村的‘银发经济’,随着时间推移,烧纸钱的习俗可能会随着我们这代人逐渐‘退场’。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杨联城认为,减少婚丧嫁娶等节事活动简办,减少使用殡葬品是件好事。他解释,很多农村过去都有丧事帮扶组织,由村里统一建骨灰堂,简办丧事,又能把后事办得体面,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大操大办,农民的经济负担很重,违背了孝亲敬长的传统和本质。”

【记者】袁瀚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