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坚持走“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把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落到实处,在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上持续探索符合北京特点的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01

靠特色资源赚钱

农业产业化前景可期











秋分时节,天高气爽,丰收在望。在平谷区东高村镇赵家务村,一场以大葱为主角的丰收节节庆活动正在上演:300余亩大葱支棱棱地挺立在田间地头,游客穿梭其间,大葱种植农户“起葱”、上秤、包装,忙得抬不起头……



靠种大葱也能挣大钱?赵家务村党总支书记丁平不无自豪地介绍:“我们赵家务大葱特别得很呢!一个是葱高,最高的有2米,光葱白就能达到80厘米,最重的葱有2.5公斤左右;二个是口感,吃一口‘二高白’清脆爽口、甜而不辣。目前我们村共种植甜葱300余亩,按照亩产量5000斤、每斤大葱售价一到五元不等的行情,刨除成本后,300亩大葱年收益可达150万元左右。”

在平谷,特色产业不止是大葱,还有大桃。据平谷区商务局局长马玉兰介绍,目前平谷区共有11个大桃主产乡镇、111个主产村。如今,平谷大桃年产量超过1.7亿公斤,总收入逾12亿元,大桃品牌价值达101.84亿元,还带动其他平谷农产品销售,拉动集民宿、采摘、露营、农家宴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平谷果农将采摘好的大桃放到平板车上 任超 摄

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的“上方山香椿”品牌,是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把地方资源发展为富民产业的另一个典型。2020年,圣水峪村成立从事香椿种植、养护、深加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北京圣水太行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10户,种植有机香椿面积2700余亩。2022年,入社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

昌平草莓、大兴西瓜、妙峰山玫瑰、怀柔板栗……北京把特色资源变成主打产业,进而培育出特色品牌,甚至形成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京郊农民蹚出的一条可延展、可复制的增收致富之路,也是各区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益尝试。


02

靠农产品深加工赚钱

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推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一二三产融合是必由之路。近年来,不少涉农区大胆尝试,将农产品深加工后再销售,将一二三深度融合,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开发农产品供应链延伸,打造“全链”农业供给模式。



板栗是怀柔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区板栗种植面积22万亩,产业覆盖率达到85%以上。在怀柔区渤海镇,一家名为“老栗树”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830户农户走出单一的板栗销售模式,对板栗进行深加工,开发出了开袋即食栗仁、速冻栗仁、速冻栗蓉包、板栗馅料、板栗罐头等各类板栗产品,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圣水峪村香椿。(图源:北京农业农村局)

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对香椿进行深加工,最初是因为香椿采摘期短、难以储藏保鲜等不利因素。没想到的是,制成香椿酱、香椿酒、香椿调味品等产品的做法,不仅延长了香椿产业链,提升了香椿产业的附加值,还很好地解决了香椿销售问题,吸引了一些外地游客到本地品尝、采摘香椿和游玩,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收。

提振京郊农产品消费,引入企业平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今年6月,建行北京市分行携手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依托“建行生活”平台为京郊农产品打造销售专区,开展 “京郊好物 抢‘鲜’一步”线上京郊农产品销售优惠活动。活动为深加工后的京郊农产品打通了上行通道,实现了“农户+经销商+消费者”的供应链模式,从实践效果看,仅6月22日至6月30日期间,就达成近1000单订单,总金额约10万元。


03

靠新业态赚钱

菊花、灯笼变休闲农业增长点











通过农旅结合、农科结合、农文结合等模式,京郊各区深入发掘农村产业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业态成为当前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平谷大兴庄镇素有“菊花小镇”的美称。结合菊花的若干康养价值,大兴庄镇建设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菊生产基地。并以“菊文化”为索引,开发出了菊花文化、拉洋片文化、书画文化、红色教育文化、上宅文化遗址、汉城文化遗址等独特人文旅游路线。结合当地的精品民宿项目,形成吃、住、游、养生于一体的旅游业态。


龙头村的大红灯笼(图源:光明网)


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兴区礼贤镇龙头村,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红灯笼,一派红红火火的背后,是村企创新的新形态。礼贤镇龙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宗永说,该村把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复活”村里300多年的灯笼制作传统,通过引进改造,成立“龙头灯笼”制作基地,召集本村老百姓参与灯笼制作。因为造型好、品质高,龙头村的灯笼迅速打开了市场,年收入达100余万元。以此形成了集休闲娱乐观光、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民宿接待、创新创意创业于一体的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在京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怀柔“老栗树”合作社正在设计建设北京第一个板栗文化体验空间;房山韩村河镇则推出香椿采摘周,打造“特色文化+精品民宿+生态旅游”的休闲精品体验线;密云区溪翁镇金叵罗村形成了“生态农业+精品民宿+自然教育”的新业态……这些都是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的缩影。

据了解,2021年,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252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2%,实现收入32.6亿元,增长30.4%。休闲农业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10.1亿元,占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三成;带动农民就业3.38万人,同比增长7.31%;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占从业人员数五成以上;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3.29万元,同比增长11.15%。

此外,北京积极出台“城乡融合”25条措施等政策,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农户以土地、农具入股企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分配方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靠转变利益机制赚钱,让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积极推广特色农业险,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编辑 | 陈地杰


往期回顾


欢迎投稿:739649351@qq.com
联系平台:15876507123(赵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