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评 | 系牢监管之绳,莫让更多“纸螃蟹”横行于市_南方plus_南方+

(兴农评,时长共2分03秒)

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

秋风起,蟹脚痒。螃蟹券近年成为中秋节热门礼品,“活蟹未动,纸蟹先行”,导致问题频出:价格虚标,纸面上标价999,可能实际成交价是一两百;蟹券还没兑换,网店就跑路了;蟹券兑换了,收到的螃蟹缺斤少两、货不对板;甚至有商家通过销售、回收整套循环,一只螃蟹没卖,从中净赚。

蟹券本质是商品化的预付卡,本是为消费者和养殖户双方提供便利:一方面,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提货,也可方便亲友间赠送;另一方面,螃蟹是特殊生鲜,养殖户可根据预约情况确定捕捞数量,也可通过出售蟹券提前收回一些资金。

以“券”代“物”促进农产品流通,本身代表着市场经济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消费体验迭代升级,不少农产品已探索出成功之路。以广东荔枝为例,从化茂名等地创新推出“荔枝定制”模式、荔枝提货卡等,不仅帮助农户畅通了销路,还打响了品牌,带动了旅游。今年茂名荔枝在减产的情况下,鲜果销售收入、电商销售总额等均创新高。

蟹券出现问题固然有其特殊性,但也提醒我们,推行农产品消费券,需要种养户、销售商、行业协会、电商平台、监管部门等多方发力。种养户与销售商要诚信经营。行业协会要积极作为,发挥内部监管作用,维护好区域品牌。作为销售农产品消费券的主渠道,电商平台要守土有责,应要求商家提供完整的资质证明、检测证明、采购合同等,以核实其供货能力,防止农产品消费券滥发;同时打通售后投诉渠道,曝光并惩罚不良商家,不要让消费者维权无门。监管部门可配合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消费券的发放、兑现予以监督,重惩不良商家。唯有从源头健全对农产品消费券的管理,紧紧系牢监管之绳,方能刹住交易乱象。

【作者】杨娉婧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杨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