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推动全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11月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全省土地、海洋、森林、矿产、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规划》部署了7大任务,提出7项重大改革和9项重大工程。

建立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机制

“十三五”时期,广东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214万亩,超过国家下达任务50万亩;保有耕地面积超过国家下达任务,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66万亩,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未来五年,广东将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国家下达任务。

在耕地保护方面,《规划》指出,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突出抓好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和地力提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转为非农用地开展各类建设活动。严格管控“非粮化”,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进一步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


《规划》提出,全面摸清现有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划定不实、违法违规建设占用破坏等情况,调出划定不实、连片程度低、质量差的永久基本农田地块并补划,进一步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与集中连片程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耕地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

《规划》提出,要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不断改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承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相关主体给予奖补,提高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积极性。

未来五年,广东将继续实施“先补后占”“补改结合”,大力推进垦造水田,拓宽补充耕地来源,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按照“以补定占、以需定垦”原则,2021-2023年实施垦造水田新一轮三年行动,到2023年底全省垦造水田不低于15万亩,充分保障非农建设项目落实水田占补平衡需求。

同时,广东将完善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机制,强化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市内调剂为辅、省级统筹为补充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未来五年,广东将建立健全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机制,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类保护利用新模式。

在提升耕地质量方面,《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实施新的耕地质量评价标准,加快开展耕地质量分类,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整治提升行动。鼓励对高标准农田已建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承接承包撂荒地开展托管经营服务,加强撂荒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复耕复种。

强化村庄规划编制与引领

“十三五”时期,广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顺利完成。“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开展经营权入股、抵押,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未来五年,广东将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健全委托代理、入市交易、收益分配、供后监管等机制。

《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广东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并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民自愿有偿“两分两换”,开展土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乡村治理“三位一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

为有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规划》提出,要围绕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和乡村经济业态,研究制定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政策,引导农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荔枝、菠萝、柚子、潮州单丛茶等岭南优势产业带。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创新“产业+生态+旅游+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政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用足点状供地政策,提升农村产业用地政策保障力度,将点状供地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市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未来五年,广东将强化村庄规划编制与引领,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历史文化传承,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开展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解决村庄规划不实用、不好用问题。

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

目前,全省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1158.4万宗,登记发证率达83.68%,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未来五年将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省政府规章,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鼓励以合资合作、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村宅基地、各类房产设施,探索农村集体依法收回农民自愿退出的闲置宅基地和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按照规划用途入市的操作路径。鼓励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农村电商等。


《规划》明确提出,要多渠道保障农村建设用地规模,鼓励优先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和村内空闲地,规范有序开展宅基地审批,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和精简申请材料,切实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合理需求。同时,《规划》明确,要严格落实“八不准”,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规划》强调,未来要强化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资源配置。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优先保障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优先满足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用地需求。推进小城镇品质提升,科学合理划分小城镇功能布局,保障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提升小城镇管理和服务农村的能力,引导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建设以县城、中心镇为节点的城镇服务圈,加强县城直通中心镇、重要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配套。

“十三五”期间,广东全面推进拆旧复垦,完成验收备案8.73万亩。“十四五”时期,广东将继续有序推进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的拆旧复垦,完善复垦指标收益管理,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广东将开展土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乡村治理“三位一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图为信宜市打造的碧道圈。




南方农村报记者 卢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