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种子质量近年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是,种子包装标识与实际质量差异太大;种子耐贮藏能力有待提高;大品种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突出问题仍然存在。”

种子质量关乎一国种业命脉。

4月3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举行,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创新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华报告并发布了2022年《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她呼吁,加快建立种子质量评价体系,提升种子企业质量意识。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创新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华

1


生命线


高质量种子是粮食安全关键

2232份种子样品,1804个品种,覆盖23个省区市,713家种子企业,由80多位行业专家,120多名研究生共同参与……

过去一年,一场覆盖全国的玉米种子质量调查大规模开启。

在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支持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创新北京中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联合崖州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结合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新标准,开展了全国玉米种子质量调查。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种子是农业科技载体,种子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项目牵头专家王建华表示,当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占比90%,玉米在其中占比40%。然而,我国玉米单产与美国相比不到60%,单产潜力空间巨大

如何提单产?要有好品种,也离不开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水平,是发挥优良品种全部单产潜力的关键因素。”王建华表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在有限的土地保障粮食安全,为农业生产提供高品质尤其是高活力的种子,通过田间出苗,苗齐、苗全、苗壮提升单产成为当期的迫切需求。

该项调查通过对两千多份样品种子的四项质量指标、种子活力、均匀度以及包装质量标识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和检验评价,并从多维度分析生成《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报告表明:我国当前玉米种子质量四项指标基本满足国家种子质量标准。超过50%的种子达到单粒播质量要求。种子发芽率真实表现比包装标识高出30%。在我国种业快速发展中,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种子企业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能力不断强化,尤其是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表现出更好的种子质量管理能力。

相较于中小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平均种子发芽率94.1%,对比高出1.5%;种子含水量13.6%,对比高出0.4%;低温发芽率84.2%,对比高出2.7%;老化发芽率50%,对比高出4.8%。

但也显示出多项问题。例如,活力表现差异较大,种子耐贮藏的表现不佳。同时种子包装标识不规范与包装方式造成的质量损失情况仍然存在。

1


竞争力


企业不主动提升质量将出局

种子质量被视为种子企业的生命。

“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种子质量存在很大差异。”王建华表示。

随着单粒播种的兴起,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国家对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其中玉米种子质量标准中新增了单粒播种子的质量要求:将发芽率指标提高到≥93%,纯度指标提高到≥97%。

“根据调查,种子发芽率真实表现比包装标识高出30%,包装标识与实际质量差异太大。”王建华说。

调查结果显示,玉米种子实际质量高于包装标识质量,种子发芽率达到单粒播质量标准93%的样品比例占74.5%,但包装标识种子发芽率高于93%的样品比例仅占44.5%。种子企业为避免市场监管风险或因检验能力不足,仅按照国家要求的种子质量标准最低线进行标识。

不能准确标识真实种子质量,高质量种子低标识既降低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给大田生产带来了密度过大造成的倒伏病害等潜在风险。”王建华建议,种子质量应该准确精确标识,或者进一步提高玉米种子质量发芽率标准到95%。

另一个突出问题体现在,种子耐贮藏能力有待提高。

玉米种子作为长寿命种子,在正确的保存条件下可贮藏3到5年活力不下降。本次调查发现玉米种子普遍老化活力不高,老化后发芽率达到85%的样品仅有14.2%,大部分的样品老化后种子发芽率检测过程中观察到大量死种子,原因可能来自陈种子掺杂。

“当前玉米种子包装技术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可能存在陈种子掺杂比例过高问题,降低了总体种子的耐贮藏性,导致企业承诺保质期较短。”王建华指出,种子耐贮藏性下降,是导致田间出苗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此外,种子的加工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玉米种子的包衣率是几大作物种子中最高的。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玉米种子包衣脱落普遍且严重,一方面是由于包衣剂质量以及包衣技术的问题,同时,种子包装袋开孔使得种子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种子过多的相互摩擦造成更多脱落。 

调查还显示,在种子包装上标识品种权号的比例非常低,企业对于品种权保护和按规范标识的意识还需提升。仅6%的样品进行了品种权号标识。

1


迫切性


建立科学权威种子质量评价体系

“与种业发达国家种子发芽率普遍超过95%的水平相比,我国玉米种子质量提升仍然空间巨大。”

会上,王建华算了一笔账:根据测算,种子田间出苗率每提高1%,亩产量提升约18kg,全国玉米总产量可增加218亿斤。

她指出,加快推进与国际接轨的种子质量评价体系,提升种子质量,已成为中国种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据了解,国际种子质量控制必检指标有7项:发芽率、净度、活力、含水量、均匀度、健康度、纯度。而我国仅涉及4项,即发芽率、净度、含水量、纯度。

王建华认为,玉米种子行业亟需建立具备健全质量指标、完善先进检测手段的种子质量评价体系“要建立第三方种子质量评价体系。组织并持续开展全国种子质量调查和评价,形成专业性强、科学性强、权威性强的评价体系,引导种子企业重视种子质量管理,并合力提升优质品种推广价值。”

此外,呼吁种子企业加强种子质量管理意识,规范种子产品包装方式,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以达到单粒播标准,加强种子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同时,发挥涉种科研单位优势,开展种子质量控制能力研究。加强种子科学领域技术服务。

:《2022全国玉米种子质量调查研究报告》概要版


扫码看大会直播

扫码获取参会指南

扫码进大会小程序,获取更多信息

记者丨叶凤林
摄影丨吴秒衡
报告来源丨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创新北京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联合崖州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