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产业大有可为


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推广牛奶消费,我国民间掀起“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的“早餐革命”。现在是时候来一场新的“早餐革命”,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截玉米”,为我们提供更加均衡的健康膳食,让更鲜甜、更营养、更便捷的鲜食玉米惠及华夏百姓,给你健康、给你智慧、给你力量!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  陈萌山

3月31日,“海南好吃玉米”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会上,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带来题为《以营养健康为导向 推动我国鲜食玉米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陈萌山表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有五大特点,需做好“三篇文章”,将带来一场“早餐革命”。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

本次论坛是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的鲜食玉米系列配套活动,来自鲜食玉米全产业链的专家企业家就鲜食玉米育种、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以及农作物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等业界焦点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法军、海南省种子站站长邱军、南繁集团副总经理邓贵明等出席。论坛由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会长贾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鲜食玉米育种部副主任史亚兴主持。



鲜食玉米产业有五大特点

鲜食玉米美味可口,老少咸宜,广受欢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鲜食玉米呈现持续加快发展的好势头,种植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万亩增加到2003年的200万亩,2022年已突破2500万亩。

从世界范围内看,欧美地区的鲜食玉米产业起步早,目前以大农场和工厂化生产为主,产业呈效率导向,品质把控优异。亚太地区的鲜食玉米产业最为丰富,日本突出品质导向,东南亚有成本优势,而中国的鲜食玉米花色多,市场广阔。

陈萌山介绍,目前国内的鲜食玉米产业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消费市场已由城市为主,扩展到城乡并举。二是市场供应已由时令为主,转变为全年均衡。三是鲜食玉米品种已由进口为主,发展为主要依靠自主研发,90%以上的品种为国产品种,特别是糯玉米,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如今已出口到世界各地。四是鲜食玉米已由一种稀罕产品,转变为寻常百姓的消费品。五是鲜食玉米既是主食又是副食还是零食,既可以是水果也可以是淀粉食物。多样化选择多样化食用,广受欢迎。

三年疫情影响了不少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但并没有阻止鲜食玉米推广的步伐,鲜食玉米成为不少地方富农富民的重点朝阳产业。2022年全国鲜食玉米的品鉴、推销、论坛和鲜食玉米节等主题活动声势浩大,春季在海南拉开序幕,沿着季节向北推进,北京专门举办了鲜食玉米品鉴活动,直到秋冬季的哈尔滨,在网上可查到的的活动达三十多场。

作为产业发展最快的农作物,是什么力量驱使鲜食玉米如此快速地发展?

“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城乡居民对营养健康食物的追求,形成的消费市场力量的真实写照。”陈萌山说。

如今,鲜食玉米快速地走进老百姓主食菜单,以其低脂肪、高纤维、多营养的特点日益成为大众“轻健康”的生活方式。《2022年鲜食玉米消费白皮书》显示,近3年来,有约6成消费者每月都会购买鲜食玉米,比疫情前频次增加很多。可以想见,鲜食玉米必将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消费市场。




做好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三篇文章

面对广阔市场,鲜食玉米产业需做什么?

陈萌山指出,鲜食玉米界既要拥抱鲜食玉米市场发展带来的红利,更要有时代的使命感和民族的责任感,来提升鲜食玉米产业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总的建议是,要紧紧围绕营养导向,着力做好鲜食玉米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三篇文章,推动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从高端品种的选育和农机化装备技术研发入手,推动鲜食玉米生产方式转变,做好鲜食玉米生产现代化文章。要加大研发力度,统筹产量、质量和营养目标性状,选育更多营养元素多、食用口感好、外观品质优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同时,要大力推进收获机械研发制造,改进农艺配套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收获损失。促进鲜食玉米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广农牧结合,实现绿色发展,提升生产现代化水平。

二是从加工和储运技术研发入手,推动鲜食玉米产品增量提质,做好鲜食玉米产业化文章。要根据鲜食玉米不易储藏、自然保鲜期短的特点,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大力研发鲜食玉米净菜、预制菜品、营养健康饮品、深加工提取等新型加工技术,丰富鲜食玉米预包装产品品类,加强冷链运输等储运技术推广普及,提升鲜食玉米产品品质。

三是从鲜食玉米品牌创建和科普宣传入手,拉动鲜食玉米扩大消费,做好鲜食玉米市场化文章。要通过质量安全追溯、产品标准化等手段稳定鲜食玉米市场口碑。当前,鲜食玉米缺乏营养评价指标相关标准,亟需建立评价体系。要加强地域性特色资源挖掘,打好特色鲜食玉米地域品牌。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鲜食玉米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的消费方式,营造消费氛围,扩大消费群体。此外,目前鲜食玉米的营养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消费、消费多少更有利于人体健康都缺乏系统的科研实证。为此,我们要加强鲜食玉米营养健康科研攻关,开展不同类型鲜食玉米营养干预实验,挖掘鲜食玉米营养功能成分,开发针对细分人群的定制化营养功能产品,推动企业建立营养标签,更好地引导鲜食玉米市场消费。

陈萌山表示,我国鲜食玉米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要让种植的农民因鲜食玉米价高利厚而高兴,让种植地区因鲜食玉米产销两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高兴,要让消费者因吃到更加新鲜美味营养的鲜食玉米而高兴海南作为科研策源地和冬春生产基地,能够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朝着既定目标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让鲜食玉米带来一场新的“早餐革命”

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对抗疾病、维持健康的强大武器。影响人体免疫功能的因素众多,心理焦虑、过度劳累、锻炼不够、以及人体自然老化,都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

但越来越多的诊断发现,营养缺失,营养不良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保证充足而全面的营养摄入,才能构筑起人体强大的免疫防线,从而有效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保障人的生命健康。

从当前现实看,我们在全面解决“吃饱饭”后,营养健康已成为城乡居民饮食消费的第一诉求。“作为‘黄金谷物’的鲜食玉米,必将成为引领饮食营养型消费的上佳之选。”陈萌山说。

陈萌山指出,上世纪90年代,为了推广牛奶消费,我国民间掀起了“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的“早餐革命”。现在,是时候来一场新的“早餐革命”,“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截玉米”,为我们提供更加均衡的健康膳食,让“更鲜甜、更营养、更便捷”的鲜食玉米惠及华夏百姓,给你健康、给你智慧、给你力量!

据介绍,鲜食玉米营养丰富且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现有科学研究表明,鲜食玉米所大量营养物质包括糖分、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等。甜玉米的糖分比食用传统的米面升糖率更低,适应糖尿病人适量食用。糯玉米的淀粉100%为支链淀粉,口感好,易于吸收。

鲜食玉米纤维素含量高,可促进肠道蠕动,减轻毒腐质在肠道内的积累,能有效地降低便秘、痔疮、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还能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许多疾病。鲜食甜玉米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富含的赖氨酸能够有效促进矿物质吸收,增强机体免疫。鲜食甜玉米富含亚油酸,可减少胆固醇的沉积,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鲜食玉米还含有众多微量营养物质。维生素E能够维持机体结缔组织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保护皮肤黏膜,从而延缓衰老,同时对白内障、早老性痴呆、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糖尿病等有显着的预防效果。叶酸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孕妇和儿童易缺乏,孕妇补充叶酸的功能是预防胎儿唇腭裂、神经管缺陷等。花青素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促进细胞再生及抗消炎,促进血液循环,并降低胆固醇的疾病,还具有保护微血管不受损伤,促进人体的过滤功能。维生素A可以维持正常视觉,维护上皮组织细胞健康,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叶黄素可以吸收蓝光等有害光线,预防细胞衰老和机体器官衰老,降低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斑退化,还具有抗癌、延缓早期动脉硬化、预防糖尿病等作用……

综上,鲜食玉米是人体所需微量营养提供的最佳食物,是人工科研干预营养强化的理想载体。

目前,国内科研团队已经开发出高维生素E、高维生素A原、高玉米黄素、高叶酸、高花青素、高赖氨酸等多种营养强化的鲜食玉米品种,能够根据需要,为不同人群提供天然的营养元素。鲜食玉米这些丰富的营养健康功能,已经逐步被消费者认识,被消费者接受。


专题报道: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记者丨张植宏 
摄影丨吴秒衡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