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
近日在湖南益阳,有学生家长表示,一种“死亡游戏”流行校园。该游戏被称为“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其孩子在游戏后,窒息晕倒,差点丢了性命。
“死亡游戏”最早见于东南亚等地,上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发文,坚决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然而,“死亡游戏”死灰复燃,屡屡易名,继续危害学生。
这种游戏往往以挑战身体极限、寻求刺激或者虚假的神秘体验为噱头,利用了青少年的猎奇心和从众心理。其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从生理层面来看,它直接冲击着人体脆弱的生命系统;在心理层面,它会扭曲青少年对生命的认知,一旦对游戏入迷,必定对生命缺乏敬畏,从而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甚至有可能做出不计后果的危险行为。
应对“死亡游戏”的蔓延,对只是被蒙蔽的孩子来说,还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家校联手,通过播放科普视频、邀请医学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死亡游戏”的危害,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知其害进而自发抵制。对那些空虚抑郁,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来说,则困难得多。必须从内因入手,给他们排解压力,重点是加强生命教育,重塑价值观,发现生命的意义。让孩子意识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命珍贵又脆弱,失落、空虚、挫折都是暂时的,活着,就有希望!
除了“死亡游戏”,孩子们还会面临很多别的危险的游戏,心理的复杂和认知的差异,注定生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简单说教就能解决,需要建立长期的生命健康教育机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对传播、诱导“死亡游戏”的网站、社交平台等进行严厉打击,构筑守护青少年的坚固防线。
作者:陈会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方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