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起点,为“海上森林”发展“环保搭子” | 绿美守护者_南方+_南方plus

受访者供图

眼下正值冬季,广州南沙坦头村的红树林却依然充满生机,葱葱茏茏的灌木丛里,鸟儿们正蹁跹起舞。

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的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保护海岸线和沿海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防风护岸、净化环境,也为众多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然而上世纪以来,随着近海养殖开发以及海岸带城市经济活动的增加,围海造田、围垦养殖屡见不鲜,红树林的处境不容乐观。

如何守护红树林,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副会长杜宇燕指出:“红树林保护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公益团体的工作,也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关注生态环境变化,切实守护身边的环境。”

正如杜宇燕所呼吁,“海上森林”需要更多“环保搭子”来共同守护。作为深耕南沙街道坦头村的非营利社会团队,研究会的红树林守护者们,正发挥其在海洋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构建公益机构和社区居民共同保护红树林的长效机制。

研究会定期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科普活动。

研究会定期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科普活动。

受访者供图

走出“垃圾围林”困境

从虎门轮渡码头出发,在一片造船厂中穿行,就能邂逅堤坝旁的红树林片区。这片位于坦头村槽船自然村的红树林,是广州现存天然红树林中面积最大的连片区域,面积达45.5亩,占全市现存天然红树林面积的70%以上。

根据2021-2022年南沙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数据,目前南沙全区共调查出红树植物9科10属11种,其中在坦头村中就发现了超过8个树种,并且还有2棵百年以上的秋茄古树。可以说,坦头村红树林是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空间。

然而,十多年前,这片天然红树林也曾面临巨大的威胁。

“这里之前堆积着像小山一样的垃圾。”杜宇燕告诉记者。受地形地势影响,每当东风一吹,自上游而来的垃圾就会倾泄而下,堆积在这片天然的“储藏湾”里。由于管护资金缺乏,加上当地村民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不强,垃圾山越堆越高。

“垃圾围林”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红树林的生长。根据广州市越秀区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和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于2016年公布的一份《广州市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大型固体垃圾对红树植物特别是小树和幼苗会造成机械损伤,甚至压断死亡;塑料袋等海漂垃圾会覆盖呼吸根系、树干或枝叶,影响红树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海漂垃圾覆盖滩涂还会对底栖动物的栖息造成巨大影响。坦头村现存天然红树植物种类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坦头村委会和其所在的南沙街道通过在江边设置拦水网、聘请清洁人员定期清捡垃圾等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海漂垃圾的堆积,但保护修复红树林之路,任重而道远。

作为2021-2022年南沙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的参与单位之一,研究会敏锐地发现坦头村红树林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研究会由广州地区涉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组成,在海洋数据集成管理、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海洋科普宣传等方面有相应的背景。依托专业支持和海洋资源联合,研究会于2022年启动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科普行动项目,探索构建公益机构和社区居民共同保护红树林的长效机制。

“通过科学合理地补种,可以丰富坦头村天然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杜宇燕介绍。针对现有岸线中红树林出现死亡、成活率低的区域,研究会自2023年1月以来,联合专家团队和志愿者们,补种近300棵红树苗,并由专业团队人员持续对补种红树进行监测和维护。

专业人员与志愿者们在坦头村进行红树补种。

专业人员与志愿者们在坦头村进行红树补种。

为便于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树种选择和群落演替方面,以种植秋茄、桐花树、木榄等本地乡土树种为主,以及一些景观效果较好,具有生态效益的半红树品种,如海芒果、杨叶肖槿、水黄皮,黄槿等,并通过定期修剪植物,增加红树植物的透光度,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同时适当种植低矮耐阴物种,增加植物种群生物多样性。

但保护修复红树林,不能一味强调种树,整体修复生态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重要。对于研究会来说,对外来入侵种实施一定的人工干预与控制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走在退潮后的滩涂上,杜宇燕时刻保持着一种观察的姿态。她正在寻找的是外来树种无瓣海桑的果实。这种形似柳树、树形高大的红树植物,每个果含有高达50粒种子,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我们认为它极有可能会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应根据无瓣海桑的生长特点和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在开展日常工作和组织志愿活动时,我们看到这种果子都会捡走。”

受访者供图

培育社区志愿小组

叶子和果实酷似黄皮的水黄皮、满身是“刺”的老鼠簕、果实宛如一轮新月的桐花树……沿着堤坝,研究会自筹资金建设了一条科普长廊,对红树林的特性、品种、现状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此外,研究会将其在南沙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红树林资源调查成果与海洋资源管理监测的技术相结合,开发了线上平台。扫一扫科普长廊上的二维码,即可了解整个南沙区红树林的分布情况、树种和保护现状等。通过50多个手绘与实图相结合的趣味短视频,研究会让专业的红树林知识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在从事红树林保护的过程中,研究会发现,对红树林缺乏基本认识和了解,是阻碍本地力量参与红树林修复保护的重要因素。

在南沙街道办相关负责部门的支持下,研究会开始组建“本地社区居民+公益机构+广州市民志愿者”的红树林保护志愿小组,定期通过公众号、i志愿等平台发布“招募令”,吸引广州市区居民及本地乡村居民加入小组。

志愿小组的活动主要围绕红树林林生态系统知识科普和红树林生长环境垃圾清理两大主题展开,以培育本地红树林保护力量为目标,形成长效的“城乡结合”的红树林保护志愿机制,提高本地社区居民及广州市民对红树林的认知能力及保护意识。今年3月以来,共组织10场活动,参与活动超过500人次。“除了南沙以及广州市区本地居民,还有人特意从佛山过来的。”杜宇燕说。

对于收集到的如塑料瓶等垃圾,怎么处理?秉承循环利用的理念,研究会与环保文创机构合作,将可回收PET塑料瓶作为原料送至工厂,制成红树林保护主题丝巾等周边产品,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红树林生态系统科普教育活动中正式发布,同时作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知识竞赛的奖品送给获奖的参与者。

研究会定期举办垃圾清理活动,招募志愿者清洁红树林中的海漂垃圾。

研究会定期举办垃圾清理活动,招募志愿者清洁红树林中的海漂垃圾。

除了垃圾清理,红树林知识科普也是培育本地保护力量的另一个重点。“我们发现妈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拥有红树林科普知识的妈妈,往往也会把相关的保护理念传递给整个家庭。”杜宇燕介绍,以本地社区和广州市民中的“妈妈”为重点培训对象,研究会自主研发微课,培育了30余名红树林科普志愿者讲师。

志愿者通过皮影戏向孩子们科普红树林保护知识。

志愿者通过皮影戏向孩子们科普红树林保护知识。

随着志愿活动的持续开展,“红树林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2023年9月,在新建成的坦头村图书馆中,以红树林为主题开辟的海洋与湿地科普图书专区,成为研究会进行科普教育、开展志愿活动培训的重要场所。

“孩子们非常喜欢,一下课就往这里跑。”坦头村党总支书记黄锦华说。他欣喜地注意到,村中爱林护林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随着红树林生态越来越好,一到周末,还有不少摄影爱好者专程前来拍摄红树林的美丽景象。

受访者供图

坦头村图书馆里的海洋科普专区。

坦头村图书馆里的海洋科普专区。

受访者供图

深挖红树林“蓝碳”价值

除了生态价值,红树林还拥有巨大的“蓝碳”价值。2021年6月,随着湛江签署“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正式完成,为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更直接的经济效益作出积极探索。

探索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有助于反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依托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2021年参与的南沙区红树林现状核查数据及2023年计划在南沙区做红树林碳储量评估的工作计划,研究会对坦头村的天然红树林碳储量进行了相关评估,编制完成了《坦头村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结果报告》。

坦头村红树林的修复保护,正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缩影之一。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强化湿地资源管护,积极推进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建设及资源监管与保护利用,制定候鸟及迁徙通道保护行动计划,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印发《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提出构建“两核五区多点”的红树林保护修复新格局,到2025年,全省将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修复红树林2500公顷,建立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省级以上重要湿地数量50处以上,全省红树林保有量达到1.61万公顷。

目前,广东正进一步建立健全红树林保护修复机制,科学、整体、系统开展保护修复,致力将红树林打造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亮丽名片。

你也想成为“海上森林”护卫队的一份子吗?不妨来“小绿书”成为“环保搭子”吧!随着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2.0升级版焕新上线,现在通过认种认养等形式,也可以在线为湿地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码”上行动起来吧!

受访者供图

【记者】林伊晴

【设计】钟淇淇 夏旻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肖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