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一毛二。”“一公斤吗?”“10斤”。12月7日,山东青岛平度市大庙庄村的一位农民大哥告诉记者,他们家今年种了50多亩地的大白菜,卖掉了30多万斤,目前还有10万斤的大白菜在地里。再不卖出,白菜在地里就会冻坏,只能清掉,“反正就这一礼拜的事”。低价抛售并非个例。在新疆石河子,王传芳种了40亩白菜、10亩萝卜,以每颗一元的价格处理完了地里的大白菜。
现代语境下,“白菜价”俨然已是便宜货的代称。在中国北方地区,大白菜一般在初冬收获,因其产量大、便于管理而受到广大种植户欢迎。但这种蔬菜储存需要占地,收获期间又集中上市,因此价格非常便宜。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白菜价”能让人以较低成本拥有更多获得感,照理说是好事一桩。然而,即便在乡村市场,老百姓也未必能从这种低价市场中获益。一方面,人们本来也吃不了多少白菜;另一方面,长远看这会影响菜农积极性,超低价策略终将陷入破产。
与产地的低价形成巨大反差,白菜在大城市一点都不便宜。过去我们常引用奶农倒牛奶的例子,用以佐证资本家的腐朽和不堪,却忽略了经济运行的复杂规律。由于牛奶产能过大,而将之运到消费者手上的成本太高,此时倒牛奶便是相对理性的选择。回到白菜本身,这何尝不是“产能过剩”的另一番演绎?前几年白菜价格较高,今年秋季菜农扩种,导致种植面积较大。加之今年天气适宜蔬菜生长,大白菜单产增幅达两成左右。局部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自然会引起价格下跌。
这一现象的出现,让人不得不反思农产品种植的盲目性。长期以来,农产品是作为稀缺品而存在。在所谓的短缺经济时代,只要种出农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无论政府还是种植户,工作重心都是种出好产品,很少有人研究卖的问题。如今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市场上的食物替代品越来越多。此时,人们只知道农产品在市场上有需求,但这一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无人知晓。供求信息不对称,使得种植户饱受低价之苦的同时,消费者还要备受高价之害。
“菜贱伤农”固然令人惋惜,但如果就此陷入自怜情绪中,就无法形成准确的市场判断。而要破解这一难题,就需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双向发力。
技术层面,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研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延长销售周期,避免集中上市和低质竞争形成市场挤压。比如江苏淮安市盱眙县的泗洲蔬菜,因为采用了无公害、纯绿色的科学管护方式,大白菜每亩地毛收入有5000元左右。而像农大育种的龙芽皇白菜、柔红白菜,在高档火锅店等餐饮店,普遍都能卖到每斤2.5元,甚至3元,还供不应求。此外,可以通过预制菜等食品加工形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
制度层面,打破市场信息壁垒,畅通销售渠道,唱响农字号品牌,让好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广东的徐闻菠萝和高州荔枝,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进而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在市场之力带动下,外地消费者尝到了质量更高的农产品,产品的附加值高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市场经济大潮下,农产品市场在不断变化,传统的种植观念也得与时俱进。只有用新玩法武装“老农业”,为农产品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真正走出“白菜价”困局。
【作者】叶雨,时评人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