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广州市2023下半年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暨与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省农科院创新大楼举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出席并讲话。广州市各区分管领导、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有关领导,省市农业科研院所有关同志、科技人员和企业代表等约150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与省农科院签署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省农科院和广州7个涉农区分别作推介,省农科院金颖农科孵化器、市农科院及相关农业企业代表分享了合作经验和成功案例。省农科院与10家广州农业企业交换合作意向书,并授予长期合作的10家广州农业企业颁授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牌匾。
本次活动是继今年3月广州市成功举办首场农业专场招商活动后,在农业引智引技方面的又一个重头戏。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通介绍,此次与省农科院的深度合作,将更加紧密对接雄厚科研资源和旺盛产业需求,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再升温、再加码、再提速,架起省级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与市区两级之间的桥梁,系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与人才培育的纽带,希望省农科院能把更前沿的科技成果落地广州,把更优秀的人才留在广州,把更多的农业农村资源引入广州,共享高质量发展机遇,共同谱写广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面深化市院合作,助力科技兴农强农
此次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与省农科院签署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务实高效、合作共赢”为原则,通过建立双方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探索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研和人才交流合作新模式、新机制,为促进广州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一是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打造市院合作共赢新标杆。开展省市农科机构协同创新行动,协同围绕制约广州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解决产业突出技术问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突破性成果;支持建设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金颖农科孵化器为依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二是推动产业科技支撑,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广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研究院”建设;双方将围绕广州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强化全链条、全要素、全流程的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研究院、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引导科技资源下沉服务广州农业产业一线。
三是协同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咨询服务广州农业农村发展。协同推进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开展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育;开展广州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对广州市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农业重大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提供技术咨询与建议。四是持续优化科技服务,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农业扶持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制度的创新,优化成长环境,催生创新动能;持续发挥省农科院人才优势,开展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服务,壮大省、市级农技轻骑兵队伍,将良种、良技、良法向基层一线延伸,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乡土专家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为广州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保障。
打造华南现代农业“创新硅谷”,赋能“三农”高质量发展
省农科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服务“三农”排头兵,以“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为办院宗旨,把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技术攻关、科技推广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人才、技术、成果等科技资源下沉产业一线,科技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努力为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三五”以来,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506项,获通过审定(登记、评定)品种1198个,获植物新品种权269个,获授权专利1429件、计算机软著982件,制定标准476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5亿元。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在全省占比已连续8年超60%和70%,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近年来,省农科院立足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依托科技资源优势,整合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在广州搭建了集“科技企业孵化、关键技术研发、科技人才创业、成果技术转化”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暨企业孵化服务平台——金颖农科孵化器,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专业孵化载体,构建了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全力打造华南现代农业创新硅谷(“华南A谷”),现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专业孵化载体。
自成立以来,省农科院和金颖农科孵化器累计引进孵化超322家农业科技企业,涵盖种业、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建设等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业企业,其中包括国家级、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3家,35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毕业企业32家;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数达1800项,促成省农科院及院属单位技术入股企业20家,累计帮助入驻企业获得投融资金额超10亿元,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已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创新创业集聚效应。
广州农业科技创新不断,都市现代农业未来可期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强化现代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穗字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应用,加快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产能、要效益、要绿美,引领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75.3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3.85%,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丰厚。全市集聚了18家涉农科研院所和高校,161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6家;共有涉农两院院士(含双聘)21人,强大的科技支撑为广州“三农”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核心引擎。二是农业科技成果丰硕。广州市水稻矮化育种全国占据头魁,菜心、红掌、生猪、黄羽鸡、鱼虾等育种水平全国领先,成功研发培育了一批“穗字号”优良品种和先进前沿技术,首创的“数字化种猪育种技术”入选全国唯一的生猪育种主推技术。今年,全市辖区内共199个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授予第一批植物新品种权,占全省70%以上;自主选育的“穗丰鲫”鲫鱼品种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是今年广东省唯一通过申请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美香占2号丝苗米、仙进奉荔枝、海兴农2号南美白对虾、岭南黄鸡Ι号配套系等8个品种和“数字化种猪育种技术”“家蚕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术”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涵盖水稻、蔬菜、水果、畜禽和水产等领域;黄华占、美香占2号、晶两优534和仲恺花1号等4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首次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骨干型品种。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服务成效突出。建成市、区、镇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其中,市级分设农技推广和农机推广机构,7个涉农区建有9个区级农技推广机构和35个镇街级农技服务综合机构,基本实现涉农镇街“一镇(街)一机构”。建成1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5个新型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全市累计设立1812个科技示范户和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推动一批优质品种技术转化应用,助力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累计示范应用面积达50.53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01.51万亩。“广州农博士”技术服务平台每年提供远程农技咨询服务超2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