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亚当.斯密
近期,部分巨头发起“不挖人公约”的新闻引起了各大媒体热议。
广东一家猪业公司董事长告诉笔者,如果发起一份“减产公约”,他一定参加。
这个提议很有意思。
当下,2023年,养猪业进入严重内卷。外部,宏观环境不理想,消费增长不如预期;内部,企业产能超过需求,截至5月底全国能繁母猪依然高达4258万头,超过官方划定的平衡线4100万头。如此内外交困下,带来的是长达半年的低价折磨,大部分企业在亏损中煎熬。整个行业陷入了普遍的焦虑。
在这种背景下,有行业人士提议大家一起去产能,建议发起“减产公约”,不能不说是反映了行业迫切的呼声。
不能对人性期望过高
如果真的成功发起“减产公约”,有可能扭转亏损的行情,实现喜大普奔吗?理论上自然是可以的。倘若所有人都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减产10%,把母猪和肉猪存栏降低到正常平衡线,猪价必然大涨,皆大欢喜。
问题在于,笔者严重怀疑,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市场机构能够号召大家一起去产能。“减产公约”这种行为,跟其他所谓的公约一样,倘若没有强制约束力,很容易成为行为艺术。
多年以前,笔者曾亲眼见证家禽业出现过类似的经典案例。当年,家禽业供给过剩,严重亏损,在有关协会的组织下,两广的数十家禽企巨头老板坐在一起,达成了一项“减产公约”。但这些老板回到家,竟然都纷纷扩大了自己的产能,他们都以为别人会减产……
部分上市猪企2023年最新出栏目标
亚当.斯密宣称,“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最大限度谋求自己的私利,企业和企业家也一样。我们不能对人性期望过高。驱动人们改变的,往往是利益。
如果单靠企业自觉和道德力量,“减产公约”基本不太现实。
猪周期存,有起有伏,是正常的经济规律。一个行业去产能,有主动,有被动。但大多数时候,被动去产能才是经济的常态。熬得住,留下来吃肉喝汤;熬不住,就只能被迫出局。
如果行情持续低迷,行业去产能迟早会出现,甚至不排除部分没踩准节奏的巨头会暴雷。
政策能改变行业生态
当下,大集团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减产的往往是中小猪场,而大型集团还在持续扩张。巨头的扩张速度,明显超过了中小猪场减产或淘汰的速度。这才导致行业持续亏损,我们如果只看身边熟悉的猪场数量,很容易误判形势。
2022年,18家巨头,已约占全国出栏量的23.6%。笔者个人判断,未来中国养猪业可能呈现“5221”格局,即大企业占据50%,中型企业占据20%,家庭农场占20%,散户仅剩10%。
部分上市猪企1~5月生猪销售情况
行业正在剧烈洗牌,震荡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猪业需健康高质量发展,既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可能也要靠计划这只“有形的手”。若听之任之,按照资本对每一个行业无情洗牌的惯例,不排除养猪业会洗掉绝大多数农民,成为只剩下资本狂欢的畸形发展产业。
在中国,猪极为特殊,基本等同于粮食,它一头连着市民的餐桌,一头连着农民的收益。如何保障市民吃得起肉,也保障农民养得起猪,是有良知的学者都在关心的。
笔者一直认为,长期来看,主要有六种因素影响养猪业:科技,疾病,资本,政策,消费,媒介。笔者把它称为六轮驱动。近些年,巨头的快速扩张,毫无疑问与非洲猪瘟形势下各地的保供政策关系巨大。如果要遏制行业盲目扩张的乱局,或许需要政策适度调整,尤其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各地新建超大型养猪项目。倘若真建成有权威专家预测的14亿养猪产能,对行业,对国家,均有可能演变为一种巨大的灾难。
一言以蔽之,假如“减产公约”由政府部门强力出手引导,或许有可能迅速达成调控目的。但这似乎又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主流价值观。
各位养猪大佬,您觉得呢?有没有必要发起一份“减产公约”或“去产能呼吁”?
农财宝典新牧网总编辑、农财智库创始人 彭进
【作者】彭进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新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