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推动药食同源,做强化橘红产业_南方plus_南方+

受访者供图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身为“90后”的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坦言“有点压力”。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他的关注点落到了如何实现化橘红等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上,这背后关乎着数十万粤西农民的切身利益。

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

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

建议一:化橘红列入“药食同源”名录

早春时节,正是化橘红树苗刚开始冒新芽的时候,廖志略匆匆下田查看完防虫的情况,就赶往下一个调研现场,了解农民、企业需求。与化橘红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曾目睹因为卖不出去果农开始大规模砍伐果树的痛心场景,他深刻体会到,农民富起来,农产品卖出去,必须要依靠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好特色乡村产业面临的难点和瓶颈。

廖志略在工厂调研,了解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

廖志略在工厂调研,了解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

“我是土生土长的粤西人,作为农民代表,我的第一项建议就是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申报和推进化橘红药典标准修改。这是我们从事这一行业30万农民朋友的共同心声。”廖志略说。

作为一种对止咳化痰有奇效的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化橘红频频迎来它的“高光时刻”,连续5次被列入国家新冠诊疗方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种岭南药材的奇妙之处,关注到化橘红实现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的光明前景。“2021年末,仅是平定镇,登记在册新成立的与化橘红和沉香相关的合作社和个体商户就超过120家。到现在应该更是翻了一倍。”廖志略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1.62万亩,辐射带动超过30万农户,全产业链年产值超65亿元,是以小切口撬动大产业的典型样板。

化橘红产业正蓬勃发展,但廖志略也发现,化橘红全产业链的发展潜力仍未完全释放出来。除了入药,化橘红和陈皮一样,也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但目前,由于未能进入国家“药食同源”食品目录,加上现行的化橘红药典标准对于不同原料种类和入药部位没有做出区分,导致化橘红作为茂名化州市独有资源,在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提升上仍受到不小的限制。

如今,茂名市将打造化橘红等特色乡村产业作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有力抓手,推动成立化橘红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持续推进化橘红药食同源申报、化橘红药典修订及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着力促进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化橘红药食同源,产值估计还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增长两三倍。”廖志略认为。

建议二:打通两条农产品“出乡路”

茂名是全省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荔枝、龙眼、罗非鱼等闻名全国,但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能如它们这般“幸运”,能够从一乡一镇中走进全国千家万户。

如何拯救这些农产品于默默无闻之中?如何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产业兴旺带来的丰收与喜悦?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廖志略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路通政策通,路通财货通。“从广州到化州要四个小时,从化州到平定来回也要四个小时。路不好走,企业想进进不来,想留留不下。”廖志略至今还记得2018年一位到平定镇考察项目的企业负责人说过的话。正因如此,他坚信,唯有通畅的交通网络才能更好地落实政策,才能更好把企业带进来,才能真正地将藏于深山中的农产品带出去。

出于这些考虑,廖志略通过多次实地走访和调研,计划围绕打通“两条路”提出建议。“打通陆路”,建议加快推进深南高速勘探和建设进程,建成贯通茂名南北的“大动脉”。“打通航路”,建议开通邻近的吴川机场到北京大兴机场的直飞航班,加快粤西地区与北京等大城市之间的农产品运输、产业转移承接和人才引流。

廖志略表示:“作为一位农民代表,当选的第一年我决定从推动身边的变化做起。一面干一面学,希望未来能提出惠及更广大农民群体利益的建议。”

【记者】林伊晴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肖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