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西北地区,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美味的牛羊肉。牛羊产业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产业,当地也不断将驰名中外的肉牛羊品种发扬光大。近年来,全国牛羊产业快速发展,西北地区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根据《2020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9年底西北地区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合计牛存栏1723.3万头,占全国存栏量18.9%,羊(包括山羊和绵羊)存栏8851.4万头,占全国存栏量的29.4%。

(数据来源《2020中国统计年鉴》,牛羊宝典制图)


从牛羊肉和产奶量数据来看,西北地区2019年牛肉产量101.8万吨,占全国产能15.3%;羊肉产量118.9万吨,占全国产能24.4%;奶产量632.7万吨,占全国产量19.2%。

(数据来源《2020中国统计年鉴》,牛羊宝典制图


01

陕西:2025年畜牧业产值达1500亿元

大力发挥秦川牛和湖羊良种资源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20年陕西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表明,陕西牛羊养殖继续保持平稳较好发展态势。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全省牛存栏151.2万头,同比增长0.7%,全年累计出栏58.8万头,同比增长2.2%;羊存栏871.7万只,同比增长6.9%,全年累计出栏616.8万只,同比增长4.7%。牛肉和羊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和5.0%。


5月16日,陕西全省现代畜牧业现场观摩推进会在定边县召开。会议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陕西“十四五”畜牧业工作。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到2025年,畜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高,全省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180万吨、80万吨、30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8%。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两高、一优”,即高质量、高速度、优结构为主题主线,挖掘优势潜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产业安全,实现新阶段的新跨越。

坚持补齐短板,延伸链条。要把做大总量、提高占比作为首要任务,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延伸产业链条,迅速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值的优势特色畜牧产业集群、产业带和产业板块,下大气力扩大现有产能,千方百计培育新增产能,实现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坚持提质增效,循环发展。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畜禽单产水平、规模效益和畜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加大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种养结合,走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突出特色,挖掘产能。坚持生猪产业主导地位,积极扩大产能产量;发挥“双奶源”优势特色,促进奶业提质增效;利用秦川牛良种资源,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发挥湖羊良种优势,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挖掘肉禽产业潜能,培育新增长点,促进畜牧业产能扩大、产值提升。


坚持创新机制,互利共赢。强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重视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利益关系,积极推行农户、家庭牧场、集体经济在龙头企业参股、与企业合作经营、为企业代养等生产方式。综合采取财政、金融等引导措施,大力扶持以家庭牧场、农民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积极扶持奶山羊、肉羊等可分散养殖的农户小规模养殖,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02

新疆:2020年牛存栏528万头

牛肉产量44万吨,牛奶产量200万吨

“十四五”期间,新疆牛产业将充分挖掘产业潜力,补短板、强弱项,大幅提高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增值效益,进一步夯实奶业振兴基础。


作为畜牧大区,近年来,新疆牛产业发展基础雄厚,肉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国内牛肉市场需求旺盛,疆内外重点企业、优势资本进驻肉牛产业势头强劲。


(图片来自人民网)


记者从自治区畜牧兽医局了解到,目前,新疆肉牛产业既有优势进一步突出,除了品种优势,新疆肉牛产业相比内地省区具有母牛养殖成本低、育肥架子畜源充足优势。同时,北疆天然草原丰富,已建立“牧繁农育”生产模式;南疆散户养殖基数大,便于建立“小户繁育、企业育肥”生产模式。然而,在肉牛产业良好效益驱动下,新疆肉牛养殖存在繁殖率低、育肥增产潜力挖掘不充分、牛肉精深加工不足、优质饲草料保障不足等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全疆牛存栏528万头,疆内肉牛养殖品种以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和新疆褐牛为主;奶牛养殖品种以荷斯坦奶牛为主。


按照规划,新疆将在加工企业加快健全加工物流体系、养殖企业推广集中全段育肥、散户“以大换小”养殖结构调整、肉牛养殖技术加速集成推广等生产方式优化调整下快速突破,使得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增值效益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后期,还将通过龙头企业引领,新疆肉牛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完善,推动肉牛产业率先发展。



自治区畜牧行业相关专家分析,当前,国内乳品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疆内乳制品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动疆内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快整合区内散小奶源、加大规模奶源基地建设布局。同时,为弥补优质奶牛自主供应能力不足的短板,企业愈发重视良种奶牛自主扩繁能力建设,为新疆奶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2020年,全疆牛肉产量44万吨,牛奶产量200万吨,全疆牛肉、乳制品市场供给有余。


03

青海2019年底存栏牦牛517万头占全球1/3

年出栏173万头,年产牦牛肉16.8万吨


青海牦牛产业被称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第一产业”,“青海牦牛”已经成为“第一品牌”。


从“广”来说——青海省是全国最大的牦牛主产区,牦牛存栏占世界牦牛总数的1/3,占全国的38%,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称2019年底,青海存栏牦牛517万头,年出栏173万头,年产牦牛肉16.8万吨。通过有机认证的牦牛超过120万头,占牦牛总量的23%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牦牛生产基地。



从“重”而言——牦牛产业是青海藏区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青海藏区联农带农范围最广的支柱产业。牦牛产业集群区域覆盖范围内的6.22万户贫困户、18.20万人,将通过入股和就业等方式,结合合作社年底分红,实现脱贫增收致富。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青海牦牛产业集群位列其中。


“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的努力,打造牦牛产业三产集群结构合理、协调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格局。”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巩爱岐说,“将集群区域内牦牛产业产值由目前的71亿元提升至129亿元,进一步发挥牦牛产业在牧区产业兴旺和牧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方面的作用。”


政府重视,高位推动。早在2012年,青海省就提出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的发展战略;2018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青海省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单一产业出台的专门意见,也是国内第一个省级层面出台的牦牛产业实施意见;同年,又制定了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起点、全方位打造牦牛品牌为青海农牧“第一品牌”,拿出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牦牛产业发展。


多元投入,促农增收。结合青海省牦牛产业实际,以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省级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实施主体,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开展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有序推进,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牧民增收。


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全省将集中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突出围绕牦牛产业基地建设、牦牛产品精深加工、牦牛经营组织建设等重点内容,以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牵头,龙头企业为主体,健全牦牛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集一产夯实、二产提质、三产延伸为一体,青海特色优势突出、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链条结构合理的牦牛产业集群。

经过牦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青海牦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牦牛相关产品种类达到200多种。相关数据显示,全省现有140多个牦牛肉品牌和20多个龙头加工企业。


产业形态从“小特色”到“大产业”迈进,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我们集中遴选打造15个牦牛生产大县和以西宁市、海东市为主的部分地区,共同构建牦牛集群区域。在区域内,牦牛产业15县存栏牦牛约350万头。集群可带动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7家省级龙头企业、57家省级以上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肉乳产量和产值体量均超过70%,具备建设牦牛产业集群的条件。”赵得林告诉记者。



依托打造“世界牦牛之都”先天战略优势,青海省通过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带动了14家企业(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80余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产业园和2家科研院所参与牦牛集群建设,为全省牦牛主产区农牧民增收提供了保障,加快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建设步伐。


04

宁夏:2025年屠宰加工业产值达180亿元

2030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1000亿

根据相关报道,宁夏正在以调长产业链条为路径,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提升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将培育知名品牌5个以上;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屠宰加工业产值180亿元,肉牛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000亿元。

(图片来自二三里资讯)

从源头上保证每一头牛的质量,饲料仅是产业链中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重点是繁殖育肥。

“我们的牛睡的是牛床、听的是音乐、吃的是精配饲料、喝的是24小时恒温水,活动有运动场、采食有通道、防疫有专人。”5月7日,宁夏犇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牛场场长姜武说。据了解,该公司的牛主要以安格斯和西门塔尔品种为主,如今全部采用良种肉牛繁育、TMR全混合饲喂、全株玉米青贮、粪污无害化处理、畜牧物联网和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由于产品质量有安全保障,该牛场的肉品全部销往广东和深圳。

“如今,我们为所有的牛建立了档案,只要上网一查,每头牛的生长情况、特性体貌都一清二楚。”姜武说。短短数年,该公司已从300头牛的小养殖场发展到年存栏3600多头的现代化养殖场。“我们的牛纯度高,不仅皮毛光亮、体形健壮,且肉质鲜美,一头牛的售价比市场均价高出5000元至8000元。”姜武说。

位于泾源县的宁夏泾源县六盘山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则努力用足肉牛产业链中的每一份价值。走进六盘山牧业公司,可发现这里已经形成集养殖、屠宰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自古就有养牛习俗的泾源县,过去大量露天堆放的牛粪曾是“头疼事”。为此,泾源县费尽脑筋,冬季烧炕、牛棚内发酵再还田……近些年,泾源县在六盘山牧业率先建成有机肥加工车间。“今年我们已经生产了3000多吨有机肥,一吨能卖500多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蔬菜基地等。”六盘山牧业公司负责人禹彩云说。

“突破肉牛产业发展瓶颈,必须紧盯市场,着眼长远发展,踏准节奏,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位于西吉县的宁夏存录四丰绿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存录说,该公司购进牛后,会第一时间将体重、体长等数据输入电脑,分圈精准饲养。

“牛吃了多少饲料,成本是多少,打开电脑一目了然。”马存录介绍,“公司每天按照60%能量饲料、30%蛋白饲料、10%粗饲料进行配料,标准化育肥,确保每头牛每天增长1.5公斤。”

泾源县大力提升牛肉加工水平,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形成了集泾源黄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开发冷鲜半成品牛肉、熟食保健牛肉及牛副产品等3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甘肃、陕西等地。

为了解决母牛受胎率低、犊牛死亡率高、品种改良等技术难题,2019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原县30余名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科研技术协作团队,提供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新型农民培训、发展模式探索、成果转化示范、产业技术服务六大功能服务。

(图片来自二三里资讯)

长期奋战在肉牛研究院科研一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王永军介绍,该院与海原县智通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提供新品种冻精、配种、母牛产中营养搭配、产后护理方案等全套技术,形成母牛“一年一胎”高效繁殖技术体系,母牛产犊间隔由原来的15个月缩短到12.5个月,其中约50%的母牛产犊间隔小于12个月。

海原县与华润五丰有限公司合作,投入6.5亿元,建设高端牛肉分割、休闲食品、熟食系列产品和皮革加工、牛血生物制药及医药中间体等全牛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国家肉类储备库。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屠宰量将达6万头。

彭阳县制定了肉牛产业13项普惠政策+1项特惠政策,对补栏扩群、饲草种植、种养机械、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粪污资源利用等全链条、全产业给予扶持奖补,并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逐年调整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向,做到精准到环节、政策到农户。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上,彭阳县创新机制模式,小户当日清理,田头堆肥发酵;大户集中收集,加工有机肥料。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古城、长城、草庙3个有机肥生产厂家与210家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户)签订协议,开展“粪污收集—社会化服务—全量还田”和“粪换肥”、生物垫料等模式,实现肉牛养殖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05

甘肃:大力推动肉牛扩繁工程

每户申请政府贴息贷款6-60万元

今年以来,合水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10万头肉牛扩繁工程,通过政策扶持、金融信贷、典型带动等措施,保障肉牛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这位正在忙着饲养肉牛的人叫李鹏,他是老城镇东关村人,去年返乡后他投资了10万元购买了8头肉牛进行养殖,通过销售育肥牛和牛崽收入了26000元。今年,李鹏借助全县2021年10万头肉牛扩繁工程的东风,贷了6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购买了3头黑安格斯肉牛。目前,肉牛存栏量达到12头,现在有了政府政策的扶持,李鹏对今后肉牛产业发展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计划再多购进几头牛,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

  


今年,合水县大力推进10万头肉牛扩繁工程,重点培育肖咀、段家集、老城、蒿咀铺4乡镇45村肉牛产业示范带,通过建立招商引资、启动民资、银行融资和政府投资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企业、返乡青年人、产业带头人新购养殖良种基础母牛1.95万头,根据饲养规模,每户可申请政府贴息贷款6-60万元,贷款期限为2年。
  

在圈舍建设方面,合水县坚持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统一补助1万元,同时,对养殖农户购置养殖、饲草加工机械,在国家、省、市补贴后,县上对剩余资金再补助30%。

据了解,今年合水县将新(扩)建千头标准化肉牛繁育场1个,肉牛养殖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11个,发展一般养殖户2900户,引进黑(红)安格斯、海福特、西门塔尔等基础母牛1.95万头,繁育1.46万头,年末达到5.8万头。
(综合自农民日报、陕西日报、乌鲁木齐晚报、人民资讯、庆阳新闻等)

精彩推荐

点赞!多地出台肉牛金融政策,30%牛场亟需贷款贴息,别让一文钱难倒养牛人!

内幕大曝光!科尔沁创始人李和控诉:董事长职务被非法剥夺!外资股东携手职业经理人做局窃取掏空企业?

许尚忠:国内牛肉真实缺口或达500万吨,当前人均消费若达世界10kg水平,肉牛出栏需翻倍

曹兵海:牛肉缺口超过200万吨,2021肉牛产业大概率“产销两旺”||专家观察

留言交流!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