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 17:26:06
2710 阅读
不知不觉,乡产云课堂探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系列,已经讲述7个典型背后的故事。第8站,乡产云课堂来到山西大同,为您继续看现场、讲故事,揭秘特色产业背后的发展故事。
在“中国黄花之乡”山西省大同市,黄花种植已有600多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26万亩,年产值9亿元。小小黄花,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过去人人都不愿种植的黄花,如何一步步成为当地最有名气的特色产业?5月20日,乡产云课堂走进山西省大同市,邀请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大同市云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华,介绍小黄花的前世今生,走进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宜发同诚黄花中央厨房,看特色产业如何补齐短板,探秘小黄花如何打造成大产业!黄花是大同市的传统特色的产业,但过去一直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为主。发展黄花产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水浇地。于是政府提出,黄花发展到哪里,水利设施就跟进到哪里,解决黄花种植怕干旱的问题。其次是黄花种植直到第3年才可以见到收益,因此要缓解头两年老百姓的经济压力。因此,政府对黄花种植给予一定补贴,第一年每亩补贴300元解决种苗问题,第二年给予每亩200元的鼓励性补贴,到了第三年稳定收益后才让农民自己发展。第三是人工不足问题。采摘黄花需要大量人工,政府发动各种关系参与采摘,从周边县区,甚至山东、河南等地专门招募专业采摘队伍;成立劳务合作社,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成为后备军,四套班子领导都上阵参与黄花采摘。另外还有晾晒、冷链等问题,都在政府的努力下一一解决。安一平:
过去大同全市黄花总种植面积不到2万亩,而现在已经发展到将近26万亩。想做成大产业首先得扩大规模,把面积增加。
大同市采用了“三三三”模式,党支部牵头、带动脱贫户、成立合作社三个主体,流转土地、田间务工、分红收益三种收益,出台政策、强化保险、地头服务三种扶持。通过这个模式,实现乡社、村社一体化和合作社规模化,推动全市黄花产业的发展。
有了种植规模之后,才能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发展。
目前这个基地的黄花生长期都在6年以上,达到盛产期,在标准化种植管理的情况下,亩产稳定在2000至2500斤左右。黄花对土壤营养矿物质的含量、对水和肥的需求量特别大,通过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无人机的物理防控等手段,以及高效的管理水平,用高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黄花菜。力争在云州全区打造15-20个种植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基地,以高标准、高质量的种植基地,来带动黄花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通过构建十大黄花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品牌化打造、市场化营销,让云州区的黄花走出国门。黄花中央厨房是以黄花为主导产业的深加工企业,有主食生产线、酱菜生产线、酱卤生产线、方便菜生产线等,配套检疫检验室、产品研发室。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以黄花为主导,将大同好粮、大同杂粮、大同肉品进行深加工,结合黄花产品一起推出市场,带动农民增收,也为百姓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安一平:
一是以稳定为主。未来全市的黄花种植面积要稳定在28万亩左右,这个面积在全国产区内已是最大。
二是以绿色为主。要把黄花种植基地打造成绿色基地。
三是发展黄花初加工、深加工,提升黄花的附加值。
预计到2025年,全市黄花的产值要达到100亿元,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花,这就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