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春管关键时期,广东各地春耕现场科技感满满,各种农用智能装备“登场”,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大显身手”,充满“科技范”的现代农业春耕图在广袤田野上铺展开来……
《广东省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粮食全程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加快广东数字供销云平台建设,到2025年实现广东供销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禾股份”)依托“供销农服”系统,运用遥感、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农业技术手段,打造了集智能虫情监测、农机作业智慧调度、供需服务线上对接等功能的现代农业服务数字化平台,更好服务广东春耕春种,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针对农作物病虫多发、农村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的客观情况,天禾股份在广东培育组建专业服务队伍,打造覆盖县、镇、村的三级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高效落地。通过在托管服务环节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形成基于数字农田档案、小农户档案的人、地、作物大数据分析,全面梳理小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事项清单,在粮食全程社会化服务流程中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作用。
在韶关南雄,农户只需在手机上轻点几下,天禾股份的智慧后台便能迅速“接单”和调度,让附近空闲的农机及时精准地到达指定地头。
南雄供销农服负责人谢锦钿介绍,与公司合作的农机都接入了供销天禾现代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合作农机上配备的作业轨迹仪能精准定位农机位置,农户一键下单就能就近安排农机作业。
“农机就近调度,对农机和农户而言都是非常便捷的。”谢锦钿介绍,农机手去就近田块作业,可以减少调度时间,更快响应生产需求,农户也能节省成本。
据介绍,南雄当地打田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等农机设备都在逐步纳入供销天禾现代农业服务管理平台。通过集中指挥调度农机资源,达成人机信息互通,最大化提升农机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作业效率。
除了农机调度系统,天禾股份还打造了飞防作业监管系统和虫情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了农业服务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用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
“我们通过数字田块航拍,可以清晰看到农户种植的作物,甚至附近的电线杆都能看清。”谢锦钿介绍。打开现代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南雄80%的农田地块都已经以高清图的形式纳入系统管理,参加托管服务的农户的田块在系统界面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互相之间以深浅不一的蓝绿色区分开来。每个数字田块都关联了所属农户、地址、作物和面积等信息,每次作业和服务的数据,都会一一维护到指定田块的信息档案里。
谢锦钿介绍,为进一步指导作业,韶关南雄田间已设有7个虫情监测点,借助物联网手段实时监测虫情数量,预估虫情发生情况,以虫情分析结果指导用药,达到精准防控的目标。
据了解,供销天禾现代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划分了数字农田、电子合同、四情监测、作业监管等多个板块,功能细分,当前已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的数字化管理。
“我们围绕南方水稻生长特点,探索智慧农服模式,通过对‘四情监测系统’、‘智能配药站’、‘农机作业监管平台’的不断实践应用,可以为农户进一步提供精准的农事服务,提升农产品价值。”天禾股份农业社会化服务部信息与农机组组长黄仲明介绍。今后天禾股份将结合数字供销战略,提升为农服务科技含量,力争实现粮食作物服务全过程标准化、可溯源,为供销体系“订单农业”赋能,服务好供销社放心农产品。
田间布置的传感系统
供销天禾现代农业服务管理平台
作为广东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正获得越来越多三农力量的支持。天禾股份通过基层农服团队,持续推广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新质生产力,引导和培训农户用上先进的生产技术。
“我们正在建设的供销智慧农场项目,目的是探索水稻精准种植技术模型,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迭代,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现代化。”黄仲明介绍,目前天禾股份正在研究数据决策,助力农业生产更科学、更高效。
据了解,天禾股份在汕尾海丰的项目将通过流转周边1000亩连片高标准农田,建成集育秧工厂、智能灌溉、农业物联网智能监测、全程无人化农机装备、烘干功能为一体的供销智慧示范农场。
按当前的建设进度,天禾股份台山、汕尾两个供销智慧农场预计2024年下半年可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未来天禾股份将依托供销智慧农场,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等功能的探索力度,逐步形成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农场建设及数字化运营模式,让数字化手段和技术加速融入传统产业农业,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
供销智慧农场概念图
增城,被誉为“中国丝苗米之乡”,丝苗米是当地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目前,当地已基本完成插秧工作。
“今年,我们开始试用小型多光谱无人机巡田,相对人工巡田效率更高,往年巡一两千亩田人力要三四天,现在用小型飞机巡田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增城供销农服负责人吴伟斌介绍,多光谱无人机可根据巡田结果判断是否要补水或者补苗。此外,将多光谱分析结果导入植保无人机,还能助力做好飞防服务工作。
吴伟斌介绍,当前增城供销农服已经围绕水稻形成了育秧、耙田、插秧、病虫害防治、收割、烘干的全程托管服务,并逐步往增城本地特色作物迟菜心、包菜等上推广全托模式。
多光谱无人机巡田
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和实际工作经验,增城供销农服在保春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水稻“三虫两病”的防治率在90%以上;减少20-30%的用肥量,病虫害防治环节节省了30%-50%的用药量,有效节本增效;农户参与全程托管服务,省心省力,水稻品质和产量也得到了提升。
*专题*
撰文丨戴甜甜
编辑丨农财君
声明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