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在昆虫学领域top期刊《Entomologia Generalis》发表题为“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 Tuta absoluta across China” 的论文,揭示了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规律,丰富了对其入侵路径和扩散蔓延机制的认识。
番茄潜叶蛾,属鳞翅目麦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番茄毁灭害虫。主要以幼虫潜食危害茄科作物叶片,导致叶片、枝条蜷曲干枯,甚至果实脱落腐烂。防控不及时,一般可造成番茄80~100%的产量损失。番茄潜叶蛾原产于南美洲,主要随农产品贸易传播扩散,其传播速度每年可达800公里。我国于2017年在新疆首次发现番茄潜叶蛾入侵,并于2018年初发现其入侵云南,目前该虫已扩散至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华中和东北等20余省份,对我国番茄产业健康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
本研究对我国52个番茄潜叶蛾地理种群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扩散规律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全球以发表相关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其入侵路径和种群扩张趋势。结果表明,全球番茄潜叶蛾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系统发育分支,其中CladeA广泛分布,而Clade B仅在我国南方入侵种群中发现。整体而言,番茄潜叶蛾全球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同质性,但是我国种群表现出了一定的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差异,特别是南方种群。
此外,我国的番茄潜叶蛾西北区组与南方区组间遗传分化较显著,区组内不存在显著遗传分化,而云南种群与其他种群间具有较高的基因交流。结合团队多年田间持续调查监测结果,证实入侵我国的番茄潜叶蛾种群来自新疆和云南两个不同的路径,新疆和云南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在该虫进一步扩散中发挥了桥头堡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番茄潜叶蛾的种群扩张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科学管控番茄潜叶蛾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