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23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各部门立足职能定位,开展系列专项治理行动,落细落小农资打假举措,持续加强日常监管,执法办案有力有效,各地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近3万场次。我国种子、农药、兽药、饲料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农资质量稳定为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农资打假责任之重、任务之急、牵涉之广,坚持问题导向、深挖严查,不断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加大违法惩处力度,毫不松懈抓好今年工作。要重点聚焦种子、肥料、农药3类春耕农资,抓紧开展春耕农资质量隐患排查。加强监督抽检、执法办案和警示曝光,对不法分子加强震慑。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净网”行动,压实农资电商和平台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农民识假辨假宣传教育,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地。春播春耕,农资先行。农资质量关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大于天,所以农资安全大于天。对农资造假必须穷追猛打,除恶务尽。农资是粮食的“粮食”。农药、化肥、种子等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原料,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只有确保农民买到真种子、真化肥、真农药,才有真庄稼、真产出、真丰收。近年来,农资打假行动成效明显。但要看到,从线上到线下,从打着“厂家直销”“送货下乡”幌子走村串户贩假售劣,到套牌侵权的假种子、“仿种子”,农资造假行为仍然多发高发,必须揪住不放,保持高压势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从这个头等大事高度出发,党政同责,高位推动农资打假。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资打假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从抓“米袋子”“菜篮子”高度来抓农资保障,切实扛起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重担,为春耕保驾护航,保障农民用上安全放心农资,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维护百姓餐桌安全。农资安全无小事,执法责任重如山。有关部门要以农药、化肥、种子、兽药等为重点,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农业农村部门要与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齐抓共管,攥紧拳头,重拳出击。要完善农资执法体系,加强联合执法,从“地头”到“源头”,发挥城乡群众力量,畅通网络举报渠道,从社区到乡村,全域全链条行动,确保打早、打小、打了。要充分运用法治手段,严厉打击农资造假。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农资打假”审判工作,依法从严惩处各类坑农害农犯罪分子并加大财产刑判处力度,有效震慑了制售假劣农资犯罪。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及时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使违法行为人不仅受到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追究,还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最大限度打击违法行为,遏制违法犯罪活动。来源丨农业农村部网站、新华社
编辑丨农财君
审核丨叶凤林
声明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