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立秋已过,不过今年立秋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全国大部分地区依然炎热,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秋老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冯颖青提醒,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或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骤冷骤热,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
运动后不要马上吹空调
“当前正值三伏天,对于‘三高’人群来说,需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冯颖青说,在白天高温时段,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轻度体育活动,清晨起床测量血压正常,喝水后可以开始运动。
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高温天气导致出汗甚至脱水,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出汗多,钠钾流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有些人会从高血压变成低血压,特别是老人家,甚至会出现休克的表现。“要随时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出门时随身携带充足的水,不要到渴的时候才喝水。”冯颖青提醒。
如何健康喝水?冯颖青建议,少量多次地饮水,每次50-100毫升为宜,以白开水为主,出汗多时需适量补充电解质,例如在水中加少许盐,口感略带咸味即可。晚间睡前和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或常温水,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从室外回家,特别是刚运动回家,切勿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或冲冷水澡。”冯颖青提醒,温差大可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而且会引起感冒,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饮食方面,要做到清淡饮食,避免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也可以适当选择清凉的绿豆沙、银耳羹、莲子汤等,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
冯颖青说,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高温天气下易出现疲劳和焦虑,加重病情。保持良好的心态,每天保证6-7小时的睡眠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三伏天期间,“三高”人群要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健康指标的变化。虽然夏季血压可能会下降,但患者切勿擅自减少或停止药物治疗,这可能会引起血压反弹。
冯颖青建议,如血压波动,应及时就医,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调整药物,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半身麻木、胸前憋闷、呼吸不畅等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就医。
高血压人群运动要适度量力
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如何科学运动、健康饮食?冯颖青介绍,要坚持有规律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适度量力,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大幅度增加运动强度、时间、频率或类型。
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合自己?冯颖青说,可以通过心率、主观用力感觉或讲话测试来确定。具体来说,心率不能太高,以自我感觉不难受为准;运动后主观感受是有点吃力,感觉不轻松,但也不很用力,最好是运动后感觉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最好;可以正常节奏说话,但不能唱歌。
“血压太高不适宜运动。”冯颖青提醒,若运动前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180mmHg和/或110mmHg,应控制血压后再运动,运动时要注意血压的上限不能超过180mmHg和/或110mmHg。出现高血压临床合并症的患者,运动前应该进行运动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
冯颖青提醒,进行力量训练,尤其是大负荷的力量训练时,避免屏气动作,以减少胸膜腔内压和肺内压增加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风险。“不要从高强度运动中快速停止,应逐渐降低强度,保持放松时间5分钟以上,注意防范运动后低血压风险。”
针对高血压人群的饮食,冯颖青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限制钠的摄入量,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控制高钠食物摄入,如腌制品、辛辣食品等重口味的食物,可以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杂豆等。
此外,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提高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如鱼、坚果等,尽量避免反式脂肪酸摄入,如起酥油、反复使用的油、人造奶油、甜品等,限制饮酒或不饮酒。
□汪祥波 卞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