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20年 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单髁置换_南方+_南方plus

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关节骨科负责人许长鹏副主任团队,成功实施了一项前沿的手术技术——智能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帮助一位老龄患者摆脱了膝关节疼痛的困扰,恢复了正常的行走功能。

通讯员 二医 供图

双膝关节疼痛

70岁的龙奶奶在20年前就出现不明原因的双膝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走路受限,生活品质大大降低。经过多次保守治疗并未见明显好转,疼痛症状一直反复,严重时甚至无法上楼梯。忍无可忍,龙奶奶终于下定决心,来到省二医关节骨科进行手术治疗。

经许长鹏副主任医师仔细查体和阅片,发现龙奶奶的左膝关节内侧间隙压痛,可采用。疼痛主要集中在内侧。综合考虑下,许长鹏副主任医师决定左膝采用智能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治疗。

精确至毫米级别

手术通过完成CT数据扫描生成3D骨骼模型,手术中,许长鹏副主任医师团队利用AI智能机器人进行辅助操作,精准安放假体,平衡关节和合适张力。术后第一天,龙奶奶便能下地行走。

那么问题来了,机器人为何如此优秀,竟能将高难度的手术做到分毫不差呢?原来,机器人在手术开始的时候,需要走过如西天取经似的“九九八十一关”,通过探针寻找标记点的游戏反复地校准直到所有点位通过并显示绿色。多个维度上的校准使得手术无比精准。

当然广大病友们最关心的还是手术安全的问题,“单髁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视野有限,传统手术中,医生要靠肉眼判断容易出现误差。”许长鹏副主任医师说到,“机械臂一旦校准好安全位置,一旦截骨越过了‘三八界’,机械臂立马就停火了。”有了这样的保护机制,术中基本不会再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血管神经的损伤了。

目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关节骨科许长鹏副主任医师已经完成超过20例机器人单髁手术,已经能够在40分钟内“速通副本”了,极大地减少了患者术中的出血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那么机器人是否已经取代了医生工作呢?

答案是没有,机器人只是医生手中的刀,代替医生的手和眼,避免人为的犯错,使得误差控制在1mm和1°以内。但是想要开展机器人辅助下手术,还是需要像许主任这样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进行。严格的考核,丰富的经验才能更好地驾驭一把锋利的宝剑。利用这把宝剑,达到了术后短期内的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满意度更高(超过90%),而远期假体生存率更高(可达97%)。

手术康复两不误

龙奶奶当前术后恢复良好,走路流畅,膝关节无外翻畸形,重拾了生活的希望和自由。除了机器人手术的精准和神奇,也离不开龙奶奶及省二医康复医学科的共同的努力。

术前,由康复团队对龙奶奶进行康复锻炼的方案和评估,提前让龙奶奶进行学习。医疗团队提供“超前镇痛”确保龙奶奶术后几乎没有痛感。术中对龙奶奶进行屈伸功能的评估,采用“鸡尾酒”镇痛进一步保驾护航。术后早中晚带着龙奶奶一起进行功能锻炼,使得龙奶奶“全程无痛”地实现功能锻炼。

在许长鹏副主任医师团队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龙奶奶对康复治疗摸得门清。如今,她已经重新获得了行走的能力,不再受骨性关节炎的困扰,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关节骨科的医疗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许长鹏医生的精湛医术和细心关怀赞不绝口。

手术是最优方案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长期磨损和退化,患者的关节软骨会出现损坏和脱落,导致关节周围增生骨质,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对于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是相对于全膝关节置换而言的一种微创手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只是对膝关节内侧或者外侧膝关节表面进行修整置换,用人工关节替代关节损坏的表面软骨和软骨下骨,恢复膝关节原始的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该技术不损伤膝关节的韧带,最小的切口,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本体感觉和关节功能。

【通讯员】何昊书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