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胶囊”轻松查全胃,人工智能消化内镜临床应用拓宽_南方+_南方plus

7月7日-9日,2023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肠道疾病学术大会在广州举办,围绕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两大主题,邀请国内外430余位消化领域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内镜操作演示,集中展示近年来国内外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最新研究成果和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共同承办。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消化内镜向着更微创、更安全、快康复的方向发展,诊疗范围不断拓展。在人工智能辅助下,内镜诊疗更精准,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临床决策。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研发的智能胶囊胃镜系统,将实现居家胃镜检查的便捷。

推广消化内镜诊疗规范

据了解,本次论坛共设1个主会场、10个分会场,安排了30个专场、180余场学术报告、40台内镜手术演示,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消化界新技术、新理念和先进设备,传达学科领域最新学术成果。

会上发布了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团队新书《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精解》,并推出《炎症性肠病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用于诊断胃部及小肠疾病的胶囊内镜专家共识意见》,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路径指引,推动胃肠疾病规范化诊疗。

两个共识意见均由南方医院团队主笔完成,团队前期还发布了新版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肠道准备两个专家共识意见。《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精解》一书结合大量案例,图文并茂,并附上大量手术视频,最大限度还原ESD手术过程、操作技巧和处理原则,为年轻内镜医生学习ESD技术提供帮助。

刘思德教授表示,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为胃肠肿瘤早诊早治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更好满足患者对微创、安全、快康复的期待。近期团队向全球直播展示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展示了内镜一个发展方向,患者在内镜下切癌,保留了器官,恢复更快,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需要切6个器官、消化道重建的创伤。

刘思德教授。

刘思德教授。

刘思德教授透露,针对临床多发的胆结石、胆息肉,团队也在探索一种体型更为细小的内镜,可以经过十二指肠胆管、胆道系统到达胆囊,实现胆囊病变直视下诊疗。临床上,有部分B超下诊断的息肉实际是胆固醇结晶,内镜下可以清晰显示病变,避免不必要的胆囊切除手术,对于胆囊息肉、胆结石,下一步探索发明更小孔径的超细器械,实现内镜下息肉切除、碎石取石。相对于腹腔镜手术更微创,真正达到无刀口、可反复操作的优势。

胶囊胃镜实现居家检查

当下,人工智能是医学相关研究的热点。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自2019年增设前沿技术论坛专场,今年重点集中人工智能的研讨。

刘思德教授介绍,近年我国消化内镜人工智能领跑全球,国产胶囊内镜处于全球第一梯队,7家生产企业有5家为中国,且磁控胶囊内镜只有中国公司能产。南方医院也在研究一款新型胶囊内镜,应用将更便捷,实现大规模人群在医疗机构及家庭场景下的胃部疾病自检与健康筛查。

这是由刘思德团队研发的智能胶囊胃镜系统,为第一款用于查胃的胶囊内镜,适合因病情需要反复做胃镜、又不想插管麻醉的人群。基于系统设定的胃壁地图导航和盲区监测软件,可以设定胶囊行走路线,将胃部标记识别清楚,对于一些难以拍片的位置,可以通过引导受检者改变体位,让胃镜检查无死角。

对比传统胶囊内镜,该系统不需连线工作站、主机,受检者也不需要固定在磁控床,“胶囊”+手机即能实现胃镜检查。针对胶囊内镜阅片量大的问题,该系统借助人工智能辅助阅片,帮助医生将重点片子筛选出来,提高诊断效率。

据悉,智能胶囊胃镜系统已完成注册的临床研究,正在接受国家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大约还需要一年可正式获批应用。

刘思德教授认为,内镜下胃肠道直观影像的细微差别,需要很有经验的医生识别病变,尤其是早期癌,诊断准确对病人是巨大的获益,经及时治疗能够获得治愈。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年轻医生快速识别病灶,更好地做出医疗决策,快速达到高水平专家的技术。

益生菌成药前景广阔

本届大会还开设了微生态疾病、肝胆胰相关疾病及超声诊治、内痔等消化领域热点专题。

广东省南方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智发朝教授介绍,关于肠道微生态和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持续多年,但仍缺乏确切的靶点。目前发现大便中聚合梭杆菌含量高的,患结肠癌的风险更高。治疗方面,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连续服用黄连素能够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风险。

智发朝教授。

智发朝教授。

智发朝教授团队目前进行的一项二代益生菌的临床研究,以筛选的二代益生菌菌株为主要成分的生物活体药,有望在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治疗,和PD-L1联用治疗实体肿瘤,缓解化疗相关性腹泻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记者】江玲

【通讯员】杨隽莹 凌伟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