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 江苏泰州 —

— 12月下旬 广东广州 —

— 12月5-8日 广东广州 —


山东是渔业大省,随着全国多个沿海省份陆续发布“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渔业转型升级成为关键词。近日,一则央视新闻让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农批西海岸市场出了圈。

与传统批发市场提供场地收取交易佣金不同,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首批项目,由青岛市供销社联合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中农批西海岸市场,通过供应链再造升级,让码头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辐射整个胶东半岛,带动当地渔民致富的同时,更让市场商户实现了销量倍增。至今投入运营不到一年,水产业态日均交易额已达1500万元,跃升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水产行业龙头市场。

中农批西海岸市场得以迅速起势的背后,是传统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澎湃动力,《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开展水产品期货交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水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作为渔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关键载体,水产批发市场正在发生哪些颠覆传统的新变化,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海洋渔业规模全国领先的山东如何打好水产消费牌,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变化

商户日成交过万斤,翻了两三倍


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中心,流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而检验一座城市现代流通业发达与否,批发市场无疑是绝佳场景。

在中农批西海岸市场,凌晨一点半,水产批发商王燕和市场同行们的摊位前便已经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客商,鱼虾蟹贝等各类水产品交易在凌晨三点半达到高峰,破晓前的短短几个小时即销售一空,日日如此。“现在不仅卖的多,而且卖得快。”作为批发市场的第一批入驻商户,有20年水产品批发从业经验的王燕告诉记者,从年底搬入市场至今,日均销售量在一两万斤,是以前的两到三倍,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期。

而在潍坊采购商邬军看来,如今的批发市场正在大变样。以前,为了缩减中间环节,他常年奔波往返于日照、青岛等胶东地区的海鲜码头,而如今,这些都可以通过批发市场“一站搞定”,他也从不定点到处跑,变成了定点采购,“因为这边货品是码头直供,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去了很多环节,减少了采购成本。”

每天凌晨,市场内火爆的交易场景

商贩眼中的大变样背后,是城市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思路的大转变。以水产流通为例,传统产业链冗长,导致产品性价比和供应链效率降低,一直是行业痛点。根据链路属性不同,批发环节加价在5%~10%之间,零售渠道加价10%~20%,传统产业链中批发商涉及到一批、二批,甚至三批。而在中农批西海岸市场,通过引入投资方央企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借助其批发市场建设和经营、农产品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投融资等业务优势,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效率提升。

“项目定位是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平台,这其中,除了本地和国内的水产品,我们会重点聚焦引进国外优质水产品,同时开展相关进口业务,力争打造成为北方最有影响力的进口水产品集散地。”中农批西海岸市场党支部书记张鲁晋说,水产品不同于其他农产品,其货值、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因而辐射半径具有一定制约性,目前就全国来看,在进口水产品贸易领域,规模化的集散地大都位于南方城市,北方相对较少,也因此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青岛是中农批布局国内批发业态的节点城市,水产进口贸易将是发展重点,可以说填补了胶东地区市场空白,并且有望带动形成北方区域进口水产品辐射集聚效应。”


规划

对标日本筑地市场,水产批发“玩法更新”


线下交易火爆的背后,少不了“数字大脑”的支撑。据了解,通过大数据共享中心,中农批西海岸市场实现了与全国多家农批市场的即时数据互联互通,可以随时查看中国农批在全国建设的近40家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价格、物流、仓储、检测等信息,从而帮助商户及时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另一方面,市场管理智能化升级对于市场成交的帮助也日益显现。

“我们是中国农批第一家推广电子结算的试点市场,利用技术将进出场系统、地磅、摄像头、扫码枪等硬件相结合,实现交易价格,以及货品名称、产地、合格证等预登记信息数据集中上传。”张鲁晋告诉记者,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商户通过APP进行货品信息预登记,入场时市场工作人员通过扫描车牌号就可以调取预登记信息,读磅保存后快速放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进场效率,“今年中秋交易高峰时段,单日接近1500辆采购车辆,市场内螃蟹商贩一个月的单月最高销量就超过了50万斤。”

中国农批5G智慧调度中心

与此同时,对于采购商而言,数字化交易场景也提高了产品品质和交易质量。“以电子秤交易场景为例,使用电子秤的打印交易小票,上半部分跟普通小票无异,但下面会有一个二维码,扫描后会有本次交易的详细信息以及购买商品追溯信息,包括进货渠道、时间、检验检疫合格证等等,实现了交易全程可追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水产品批发交易为切入点,通过模式创新,对标以鱼市批发和海鲜旅游餐饮体验闻名全球的日本筑地市场,未来的中农批西海岸市场将打造水产品体验式消费等多种“玩法”。“将来随着大宗水产品进入市场,还会引进国外水产协会、大型经销商入住交易,从而形成既有陈列,又有实体仓储,又有加工体验式餐饮的全新水产流通模式。”张鲁晋介绍,目前项目三期大型商贸综合体已经规划完成,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投入运营。

事实上,中农批西海岸市场正是眼下青岛发挥在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龙头引领作用的一个典型缩影。为寻求现代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突破发展,《规划》明确,做大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业。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互联网营销、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等新型流通业态,构建稳定高效的水产品流通体系。探索开展水产品期货交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水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

另据了解,除中农批西海岸市场项目外,按照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要求,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现代渔港经济区。同时,计划投资56.59亿元,对19个渔港项目升级改造。


发展

水产进口或成行业“关键变量”,山东亟待“新动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9年到2019年,水产品类成交额从 2744 亿元上升到 6660.69 亿元,中国居民对于水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另据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至2019年,我国水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体现在进口金额方面,2015年为89.82亿美元,到2019年上升至187.01亿美元,五年间上升幅度为108.2%。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水产品进口方面,由于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实施,长江野生江鲜禁售禁食是大趋势,捕捞水产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没有增量空间,水产品的供给将进一步依赖水产养殖业和进口的发展。随着疫情好转的整体预期,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水产品进口市场空间仍较大,或许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

那么,山东准备好了吗?事实上,放眼全国十一个沿海省市,虽然山东目前海洋生产总值落后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但具体到海洋渔业这一海洋经济传统细分赛道,山东可以说是当仁不让。以水产品贸易为例,2019年,山东水产品进出口总额85.43亿美元、数量246.12万吨,位列全国第一,位列第二的广东分别为66.13亿美元、169.57万吨。

不过,山东的水产贸易后劲不足的“疲态”也正在显露。对比2015年数据可以发现,五年间山东水产品进出口总额、总量增幅分别为90.27%、128.46%。而同期广东这两项水产品进出口数据增幅分别为113.39%、229.90%。

另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是,随着沿海各地陆续发布“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依据各自资源禀赋进行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也已经开启。

福建提出,到2023年,海洋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海洋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打造海洋渔业、绿色石化、临海冶金、海洋信息、航运物流、滨海旅游等6个千亿产业。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高质量建设“粤海粮仓”,布局珠三角沿海和粤东粤西两翼深水网箱产业集聚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其中,被赋予省域副中心建设任务的湛江提出将打造全球水产产业高地,并发布《湛江市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表》,其中就包括建设一个年交易额在1000亿元的国际水产交易平台,配套建造30万吨以上大型中心冷库,打造成具有保税功能的国际水产品交易“前置仓”。

与此同时,已经感受到“压力”的山东,也已经在水产贸易方面做了重点布局。根据《规划》,在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潍坊等市建设一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海带、海参、金枪鱼、鱿鱼、三文鱼、牡蛎等海洋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发展海上超低温冷藏运输加工业务,打造海陆联动的高效冷链物流体系。

此前,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王洪平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将聚焦首年关税为零和5年内关税降幅较大的商品,扩大水产品等日用消费品和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中日韩水产品等特色商品集散地。

可以预见,“十四五”开局之年,水产品消费与供给相互策动带来的产业升级好戏正在渐入佳境。

转载声明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热点回顾



美味牛蛙 绿色升级


首届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

暨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
即将隆重开幕

这是
↓↓↓
一场牛蛙产业链高端品牌大检阅
一场改变牛蛙历史地位的营销活动
一场打造国民网红水产品巅峰盛宴

今年6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提出“将牛蛙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水产品牌”,对牛蛙产业释放出积极改革的信号,极大鼓舞行业士气。

尽管牛蛙发展迅猛,却在养殖端面临发展困境。目前牛蛙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因养殖密度过高造成的尾水、病死蛙污染、占用耕地、违规用药等问题。如何合法合规养殖牛蛙,推广绿色养殖模式成为行业必然趋势,这也要求牛蛙产业链必须全面升级。


为进一步落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指示,我们举办首届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聚焦牛蛙全产业链的绿色升级以及合法化养殖,让从业者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提高牛蛙食品安全的意识,推动牛蛙绿色升级。同时,提升牛蛙品牌,挖掘牛蛙饮食文化,举行牛蛙走进大湾区活动,打造国民网红水产品,彻底改变牛蛙的历史地位和消费形象,让牛蛙成为中国水产品一张名片。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拟):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办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
南方农村报社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

战略合作单位:
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
海之味集团

联合承办单位:
广东恒旺饲料有限公司
厦门兴牧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蛙来哒(广东)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雪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恒兴股份
汕头市冠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饶平县冠莲饲料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厦门惠盈动保集团有限公司

火热招商中……

支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腾讯网、凤凰网、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新浪微博……

—会议时间、地点—
12月25-26日
广州花都皇冠假日酒店

—会议规模与会议形式—
1000人,论坛+产业链品牌展+美食展+直播推介活动

—报名注册费—
现场注册费标准:1500 元/人。费用包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住宿。

—六大亮点—

1、打造产政学媒对话平台,探讨牛蛙养殖合法化的解决方案
2、挖掘牛蛙饮食文化,首次全国牛蛙美食大检阅
3、粤菜师傅打造牛蛙新菜品走进大湾区
4、打造中国第二个网红水产品,让牛蛙成为广东水产新名片
5、汇聚业内意见领袖,推广绿色养殖模式
6、连接餐饮、流通、养殖全产业链,打造中国牛蛙产业第一盛会

—十大议题—

1、发布《2021 全国牛蛙产业调研报告》
2、牛蛙保健方法以及常见病害的防控技术
3、环保压力下,探讨牛蛙养殖绿色升级的关键点
4、新形势下,牛蛙饲料营养配方与工艺的转变
5、牛蛙养殖新政策解读,探索合法合规养蛙之路
6、牛蛙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未来走势
7、牛蛙行情分析以及各个产区的养殖规划建议
8、高密度工厂化养蛙模式关键要点解析
9、预制菜风口下,牛蛙流通都有哪些机会点?
10、构建牛蛙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打造品牌牛蛙案例分享

—全国牛蛙美食巅峰盛宴—

1、全国牛蛙餐饮文化展与美食推介会
2、发布一批牛蛙预制菜(包括现场展示、烹饪)
3、网红/美食家直播牛蛙美食展与现场烹饪(邀请网红/美食家直播)
4、“粤菜师傅”打造牛蛙美食走进大湾区推介会
5、牛蛙全产业链产品展示(苗种、饲料、动保、食品等)

中国牛蛙产业链高端品牌颁奖盛宴

1、2021中国牛蛙产业风云榜颁奖典礼
  • 评选中国牛蛙品牌饲料企业(领军企业、十强企业等)

  • 评选中国牛蛙食品优秀供应商(十大品牌)

  • 评选中国牛蛙绿色养殖先锋企业

  • 评选中国牛蛙产业风云人物


2、2021中国牛蛙美食风云榜颁奖典礼
  • 评选中国十大牛蛙餐饮品牌

  • 评选中国最受欢迎牛蛙菜品


—“我为牛蛙代言”活动—

针对牛蛙产业链企业,主办方将策划“美味牛蛙,绿色升级,我为牛蛙代言!”号召专家、企业高管、经销商、养殖户、餐饮店、媒体代表等为绿色牛蛙代言,结合线上和线下造势,提高从业者对牛蛙产业的健康意识。

会议详情请联系
↓↓↓


扫码可购票
↓↓↓

【备注】

每张门票含:

会议资料1份

参会资格1位

会议当天用餐

(自助午餐1份+晚宴1份)

会议住宿

(1个床位,由会务组统一安排,单间需补差价)



一起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