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遍千万果,独爱荔枝甜。荔枝是岭南人独特的夏日记忆,也是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心之所向。

多年来,荔枝产业快速发展,荔枝逐渐成为种植户手中的“致富果”,走进千家万户,这背后少不了李建国等众多科研学者的辛勤付出、埋头苦干。从事荔枝栽培育种研究三十余载,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建国不仅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还助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户解决产业实际问题。
不留余力搞科研

助力荔枝产业蓬勃发展

前广东省荔枝种植仍以妃子笑、桂味、黑叶等传统品种为主,种类相对单一,果实集中上市等现象也导致了荔枝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频发。

多年来,李建国及其团队潜心专研,不断突破现有育种技术的限制,成功选育出了特优质荔枝新品种:冰荔和观音绿。其中冰荔不仅卖到了388元/斤的高价,还供不应求,消费市场火热,有效提高了广东荔枝名气和果农的经济收入。

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是荔枝实现高效益的途径之一。“种荔枝难,种糯米糍更难,种出早又靓的糯米糍则是难上加难,”李建国介绍道。为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生产上缺乏特优质早熟荔枝鲜果批量上市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沉下心来,十年磨一剑,最终集成研发了“糯米糍四早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据介绍,2021年糯米糍四早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在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早靓荔枝专业合作社150亩糯米糍示范基地示范应用后,晚熟糯米糍荔枝提早上市15天,该基地成为了全国最早熟的糯米糍规模化种植基地。对此,李建国自豪地说道:“早花早果品质好,给市场提供早又靓的糯米糍荔枝产品,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

如今,该项技术成果也成为了优秀教学科研的典型案例,激励着更多科研工作者心系农民,用科技力量服务农业发展。

入田间地头

带动各地农户增收致富

成花难是长期以来限制荔枝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直接关系着荔枝的产量与品质。

“要想荔枝来年萌花好,冬梢要控好。”李建国指出,加强果树秋冬管理是来年丰收的关键,因此在荔枝冬梢生长期,荔农要注意培养健壮冬梢、促进末次冬梢的适当老熟,适时进行控梢促花,以提高来年成花坐果率。

为了让果农掌握控梢促花的技术要领,提高果树产量,2023年11月,李建国组织多位专家学者一同前往云南省屏边县,向当地果农开展荔枝冬季控梢促花管理培训。通过现场教学、互动交流,为果农解决生产难题,传授经验做法。

提高种植技术,稳住果农“钱袋子”。李建国表示荔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农业作物,是东亚最具经济效益的水果作物之一。而作为增城区仙村镇特色主栽品种,先进奉荔枝更是当地村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为提升荔枝品质和产量,推动仙村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每年春季,李建国便会前往仙村镇,与多位荔枝种植专家一起为荔农进行现场指导,针对仙村镇荔枝生产情况,详细讲解当前荔枝管理技术要点,有效提高了荔农们的种植技术。据统计,2023年,仙村镇仙进奉种植面积达6099亩,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27.8%。仙进奉荔枝作为全国唯一荔枝类品种成功入选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聚焦产业难题

广大荔农传经送宝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是中国荔枝第一主产区,产量和面积超过全国的一半,占世界荔枝的三分之一。

然而今天气候多变,在荔枝花芽形态分化时期,广东气温整体偏低,直至二、三月份广东气温仍忽高忽低,导致广东多地荔枝成花率较低。据统计,今年湛江地区妃子笑和白糖罂成花率只有70%,紫娘喜成花仅40%,给当地荔农栽培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落花落果严重、保果难是目前荔枝产业的另一难题,一般荔枝最终坐果率仅有有1%-5%。在成花率、坐果率双低的情况下,如何壮花保果,是广大荔农所关注的问题。
对此,李建国提出了“一疏二控三割”的综合控穗保果措施。一疏,即控穗疏花。在始花前5天内,用修剪工具剪除90%以上的花穗,剩下的花穗一般主轴长度短于10cm,侧花穗3~5条。

二控,即药物保果。在雌花盛开后3~5天,以2.4-D(含量95%以上)1克+300~400 mL天润美满+600~800斤水喷施花穗,以提高幼果坐果率、促进受精幼果分单和转绿。

待到果实并粒分单后,以2.4-D(含量95%以上)1克+200~300 mL天润美满+400~600斤水喷施果穗。

最后当果肉包至种子1/3-2/3时,需再各喷1次赤霉素,用量为:九二0(赤霉素) 2克+50mL天润美满+100斤水喷施果穗。

三割,即环割保果。在二级主枝或三级大枝上进行,在光滑部位用锋利电工刀或嫁接刀环割1圈,深度达木质部即可。环割频次依树势和后期挂果量而定,整个果期环割最多2次。第1次在谢花后7~10天,第2次在谢花后30~35天。

撰文:潘凤仪

编辑: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