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农业,陈迪大概两天两夜都谈不完。几十年坚持做好一件事,用陈迪的话说,一定要有“三水五心的精神”。所谓三水,即冷水、汗水、泪水;五心为:爱心、信心、耐心、恒心、决心。正是这三水五心的精神,让他在农业奋斗的路上从未停歇。

陈迪在果园查看荔枝。

作为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30多年来陈迪一直奋战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被当地人誉为“荔枝龙眼大王”。在他的带领下,西荔王果蔬合作社先后获得“广东省示范合作社”“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国家火龙果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阳西荔枝龙眼等水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优质的阳西水果也香飘南粤,受到消费者喜爱。

阳西县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成立合作社  从300亩发展成1.7万亩

农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果蔬种植更不是一朝一夕。早在1990年,当荔枝种植开始在南粤大地发展之时,陈迪敏锐地感觉这是一个机会,率先在儒洞镇种了一百多亩荔枝、龙眼,开启了果蔬种植生涯。然而,由于受生产、管理、销售等多种因素影响,从1999年开始,果园收入不容乐观,跟他一起种植的果农纷纷打算放弃,有的甚至想将荔枝树砍断。为解决这些问题,陈迪不断收购果园,自费联系华南农业大学的果树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果农每年进行6—8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参观活动。随着果园产量提高,他又马不停蹄地拓宽销售渠道,“北京、上海、天津、嘉兴......几乎跑遍了中国农产品市场”,回忆起早年的奋斗经历,陈迪感慨道:“农民的努力,只有脚下的土地知道。”

在他的努力下,果园荔枝和龙眼销售价格比其他果农要高出10%—30%,当初跟随他一起种植的农户赚到了钱,都想再往前走一步。这也促使陈迪进一步调整思路,2007年,陈迪牵头成立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被推选为社长。经过多年发展,探索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股份制合作方式,形成社员互保互助、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合作机制,大大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吸引越来越多农民加入合作社,使荔枝种植从小农户散种植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合作社种植模式。

在陈迪的带领下,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社员108人,生产基地由最初的300多亩发展成17280亩,成为了集农产品种植、收购、分选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于一体的新型服务型职业农民组织。合作社2019年成功获批阳西县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基地入选为“广东省菜篮子工程”项目,生产的荔枝获得了2个绿色食品A级证书,所创建的“西荔王”荔枝品牌成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数字化农业产业园。

融入数字技术

让荔枝种植更智慧

技术是发展的动力,阳西县作为省数字农业乡村发展试点县和国家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一直牢牢把握数字化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销售深度融合,坚持推进农业生产端、供应端、销售端“三端数字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农业经济深度融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这一背景下,合作社2019年建成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手段,建设阳西荔枝产业园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地空协作智能植保系统、山地果园轨道运输系统、‘空地’一体化生产服务系统和荔枝产业园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

西荔王荔枝园也是阳西4个数字化农业产业园之一,荔枝园内广泛分布的智能气象监测站、湿度等气象信息、土壤EC值等设备,荔枝园内的实时监控画面将信息传回到产业园办公室的大屏上,方便管理人员实时掌控荔枝生产情况。2021年,陈迪的荔枝园开始启用区块链溯源系统,只要扫码就能看到荔枝的安全监测报告、糖度、有机肥使用等信息,进一步打响阳西荔枝品牌。“数字化是大势所趋”,陈迪认为只有充分发掘数字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辅助作用,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全面升级,确保果蔬收益。

创新技术更需要创新人才。在陈迪看来,加大力度引进专业人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合作社目前聘请10位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专家教授作为顾问,成立了产业研发中心,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每年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新型职业农民授课,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种植技术管理水平,每年培训人次达1000多人次,经过培育的农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掌握了技能、学会了经营,一批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新型农民,成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在陈迪大力引进人才,不断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合作社108个社员中,有博士1人、研究生4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未来还将继续通过高校招聘专业人才,只有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才能为阳西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陈迪表示。

数字化农业产业园。

当选人大代表

带动农户共同致富

走进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除了1000亩荔枝外,还拥有规模化的龙眼、火龙果、番薯、毛豆、沃柑、圣女果、西瓜、葡萄等果蔬的生产基地。据陈迪介绍,目前合作社生产基地有荔枝1亩、火龙果2000亩、毛豆1000亩、沃柑橘500亩等。“周边农户来基地干活每天至少能得到100元的工费,一年就能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陈迪表示。

作为阳江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陈迪始终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以一个人大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致富之路。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从2007年刚成立时的300多亩,发展成标准化的17280亩果蔬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合作社年生产优质果蔬产品3000多万斤,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超过1亿元,促进农民增收3500多万元。

与此同时,他和他的合作社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采取“合作社+基地+村委会+农户”的合作模式,承诺保底收入的基础上,每年经营收入扣除成本后按10%利润分配给各村委会,再由各村委会统筹分配。此外,合作社优先安排经济困难农户进来务工,带动全镇157户601人增收脱贫。

但扶农不仅仅是陈迪的目标,他更希望带动农民一起致富奔小康。“未来几年,我们计划将基地规模扩大到3亩,辐射带动面积5万亩,把合作社打造成农业新品种新成果的展示窗口,带动更多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陈迪自信地表示。

而未来合作社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据陈迪介绍,通过整合合作社整个基地功能,结合合作社基地各园区场地特点和交通环境的实地分布,总体上构建“一海一轴两路,一湖多片区,一中心两基地”的布局结构。一海:打造四季花海,供游客休闲观光旅游。一轴:沿途果蔬景观轴。两路:休闲观光旅游之路、农业科普体验之路。一湖:农业休闲旅游环湖。多片区:“N+1”,即水果多片区和蔬菜1片区。一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两基地:科研及种苗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

作者:黄林

编辑:饭团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