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按省、市统一安排,荔湾区派出1个驻梅县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及5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共26名同志进驻梅州市梅县区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进驻一年来,全体派驻干部在荔湾区乡村振兴局指导下,扎根偏远地区,吃苦耐劳、担当作为,务实高效,稳步推进荔湾区定点帮扶梅县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成为客乡梅县区帮扶先锋和驻镇强军!
战疫情
争做疫情防控一线岗哨兵
“你好,请停车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外地来梅请到这边做核酸”……在梅州市梅县区主要的高速路口,活跃着一群说着不熟练客家话的志愿者。他们值守在高速路口,查验登记途经车辆人员信息,对外地来梅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这些防疫人员就是来自广州荔湾区派驻梅州梅县区五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队员们。
2021年7月8日,刚刚完成“荔湾5.21疫情”防控任务的26名业务骨干、精兵强将,就立即受命进驻梅州梅县区五个镇,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进驻后,各工作队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实战经验,为各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出谋划策,筹集防疫物资,并主动请缨利用节假日休息,留守驻地参加防疫工作。在各执勤点,队员们穿着防护服,拿着小喇叭,战酷暑斗严寒,哨兵一样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一年来,各驻镇工作队共出动150余人次、参与防疫值守600多小时,共有100余人次放弃节假日休息,累计加班50工作日,特别是白渡镇工作队的于建军连续90天在岗值守不返广州,支援镇防疫工作,大家与镇村干部们携手并肩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虽然有苦和累,但镇村没当我们派驻队员是外人,能多为驻地故乡做点事,感觉好光荣,很自豪!”荔湾区派驻工作队队员们说。
防返贫
干好防贫监测一线侦察兵
“十四五”时期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底线,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是守住底线的关键抓手。
去年7月一天,刚刚进驻松源的驻镇工作队了解到五星村低保户何仁富的女儿何君考上了大学,但家中正为学费发愁。工作队队长康亮立即赶到何仁富家中,耐心细致地向他们宣传和解释国家的助学帮扶政策,并告诉他梅州当地的助学力度很大,有教育帮扶基金,有防返贫助学保险,缴纳学费完全没有问题。康队长现场联系荔湾区的爱心企业资助何君在校期间生活费,困扰何家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据了解,今年荔湾区的爱心企业将持续资助何君在校期间生活费直到其大学毕业。
2022年5月,梅州市天气一反常态,连续多日暴雨。荔湾区派驻白渡镇工作队队长于建军皱起了眉,他是担心刘奶奶了。刘奶奶是白渡镇一位百岁老人,她和家中有三位80岁以上的老人住在山坡边的砖瓦房内。这次阴雨天气持续这么久,刘奶奶家的房屋有没有漏雨,日常生活有没有问题,又成了于队长的一块心病。“走,我们到各村看看去!”于队长召集队员们,分成三个小组进村入户摸排。“没有问题就好,这下心总算踏实了。”走访完白渡镇16户防返贫监测对象后,队员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进驻以来,各驻镇工作队积极按照《荔湾区对口帮扶梅州市梅县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和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荔湾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一个不能少”教育帮扶工作通知》要求,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加大对因病、因学、因残等易造成返贫致贫对象的动态监测摸排力度,干好防返贫监测摸排一线侦察兵。各驻镇工作队共对24名学生建立了教育帮助专项台账,制作29户防返贫监测对象《防返贫攻坚作战图》,坚持每周走访,每月研讨防返贫工作动态,为各级分层分类及时落实帮扶政策提供一线依据。截至6月底,各驻镇工作队累计走访1175户,各帮扶责任单位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实施防返贫帮扶项目16个。
促就业
甘为技能培训一线勤务兵
6月初的一天,雨过天晴,烈日当空。荔湾区派驻南口镇工作队队员和镇干部们汗流浃背的抬桌子、搬设备、发教材,大家都在为即将开展的南口镇第一期“南粤家政”技能培训班(母婴护理培训)忙碌着。此次培训,荔湾区乡村振兴局年初就开始筹划组织工作队了解村民培训和就业意向。村民们都说“干了一辈子家务、带小孩和照顾老人,还要什么培训啊?不是耽误农活吗?”驻南口镇工作队队员们从培训理论课程设置及简单实操学习训练和“油锅着火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发芽土豆为什么不能吃”等常见问题,逐一向村民们解释参加专业技能系统培训的意义。为不耽误大家农忙时节,工作队特意将培训课程设置为两个小学期,中间还放假几天,让大家好忙农活儿。队员们甚至做好当临时“奶爸”准备,为抱娃听课的村民照顾小孩。有村民们说“你们这些省城来的,怎么什么都干啊,像个勤务兵!”“我们原本就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工作啊!”荔湾区派驻南口镇工作队队长李宝山笑着回答。
6月底,南口镇第一期“南粤家政”技能培训班(母婴护理培训)顺利结业,葵黄村村学员李小灵举着《居民上门服务等级证书》高兴地说:“拿着这小本本,凭借自己学到的母婴护理技能,我也能在大湾区找份高收入的母婴护理工作啦!”据了解,2022年荔湾区乡村振兴局将依托当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举办多期多种类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定点镇群众提升技能和促进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强产业
担当富民强镇一线支援兵
兴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2022年初,荔湾区印发《2022年荔湾区对口帮扶工作计划》和《荔湾区2022年省内帮扶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各派驻工作队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谋划紧扣当地产业发展布局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富民产业项目。各帮扶组团单位和驻镇工作队闻令而动,充分发挥组团优势,结合各镇实际,打出富民强镇组合拳。
解惑授业,开展输血式帮扶。荔湾区海龙街道办事处牵头定点帮扶梅县区松源镇。松源镇是红军入粤第一站,是梅县第一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地,是当地农业大镇,柚子之乡。为发展红色旅游,推销农特产品,松源镇各村都成立了经济合作社,但因缺管理人才、无经营经验,大部分经济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大。
2022年3月,荔湾区印发《荔湾区驻镇帮镇扶村“联社互联动,村社共振兴”计划工作方案》,决定充分运用荔湾区经济联社改革、发展和管理经验做法,力促帮扶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探索符合当地切实可行的股份合作经济发展路子。荔湾区海龙街道办事处牵头帮扶单位选取坑口经济联社结对松源镇金星经济联社,开展“联社带联社”村社结对帮扶试点专项活动。该活动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手把手”等方式帮助金星经济联社规范经营管理和经济活动。帮扶试点专项活动开展以来,两地结对联社共开展交流互学、在岗跟学28人次,帮助金星经济联社完善建章立制,逐步规范经营管理活动。7月初,松源镇金星经济联社多名管理骨干进驻荔湾区坑口经济联社跟班锻炼,系统学习荔湾区经济联社经营和管理经验,培养管理人才队伍。
荔湾区积极探索驻镇帮镇扶村创新举措,开展“联社互联动,村社共振兴”专题活动,被列入《广州市2022年度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点》在全市推广。
变废为宝,整合复耕撂荒地。梅县区地处粤东北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加上村里劳力大都外出务工,部分耕地撂荒。“如何打破壁垒,整合农田?如何盘活撂荒地,实现村民增收?”这些问题萦绕在荔湾区派驻畲江镇工作队队长朱北辰的心头。今年省、市有关撂荒地复垦文件出台给朱队长指引了方向,在帮扶组团单位的支援下,驻镇工作队撮合多家企业利用整合复耕撂荒地发展玉米种植、稻鱼禽立体生态种养和蓝莓种植等富民产业。6月15日,梅县区畲江镇蓝莓现代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签约落地,项目将建成占地1000亩的蓝莓现代产业示范基地,可年产蓝莓400吨,可为当地增加税收18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00多个。
“七一”前夕,荔湾区向全区党员发出《认耕认种荔湾区对口帮扶地区撂荒耕地的倡议书》,携手助力帮扶镇复耕复种每一寸撂荒地。目前,荔湾区五个驻镇工作队协助定点帮扶的镇共整合撂荒地7129亩,展开实施复耕复种产业项目22个,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产销对接,打造增收新引擎。“杨组长,你们今天又跑广州啊!”梅州站检票员问到。这一年,为拓展梅县区农特产品进入大湾区销售,荔湾区派驻丙村镇工作队队长兼荔湾区派驻梅县区工作组组长杨海伟和4位队长们不知多少次乘坐火车在广梅往返了。他们此次回广州是带领梅县区企业考察芳村农产品批发市场乡村振兴专区和广东东西部协作扶贫产品交易市场的。
2021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授予荔湾区“广东省消费协作示范区”称号,荔湾区以此为契机,促进现有服装、珠宝、箱包皮具、美妆日化、果蔬生鲜、水产干果、茶叶花卉等特色专业集群从单一的产业区向综合的消费区转型,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性专区,初步形成了以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为核心,涵盖果蔬生鲜、水产、茶叶、干果、花卉、非遗和刺梨等帮扶地区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的集散地。2021年,荔湾区全年累计帮助销售帮扶地区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10多亿元,居全广州市前列。
为共享荔湾区建设广东省消费协作示范区成果,各驻镇工作队搜集当地农特产品信息制定《梅县区消费帮扶产品名录表》,积极协调各帮扶单位、工会、商会举办产品展销会,当好梅县区农产品的“销售员”。一年来,累计助力销售当地农特产品200多万元,柚子10多万斤。
2022年5月,经荔湾区乡村振兴局和区派驻梅县区工作组共同努力,由梅县区推荐的企业正式进驻芳村农产品批发市场乡村振兴专区,梅县区乡村振兴产品展销馆在当地同步开馆营业。下一步,荔湾区将充分利用好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消费协作大平台和各类专业市场,积极组织好梅县区产品对接,支持名优特产品和服务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打造富民增收新引擎。
【通讯员】高广军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