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生产基地,为什么是中山?_南方+_南方plus

前不久,“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走进澳门推介。活动中,来自中山的“鱼跃中山”水产名品集体亮相,掀起一场粤味美食风潮。

中山水产品供给港澳地区由来已久,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生产基地,“四大家鱼”港、澳市场占有率分别保持在40%和80%以上。

中山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生产基地。

中山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生产基地。

广东是中国第一水产大省,拥有佛山、中山、汕尾、南沙等多个淡水养殖聚集区,为什么扛起供港澳大旗的唯独是中山?

日供百吨

淡水鱼港澳出口量全国第一

港澳食物主要依赖外界供给,1950年代初,两地的蔬菜、粮油、鱼鲜仍有较大缺口,均需要通过进口获得。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如果能抢占港澳农产品市场,一来能赚取新中国急需的外汇,二来能保持内地与港澳的情感联系。中央要求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设法完成对港澳农产品出口计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山、南海、顺德等传统水产品养殖聚集区,扛起了内陆淡水鱼供港澳的大旗。1955年,中山市成立中山水出集团(前身为石岐水产品出口公司),专门收购本地淡水鱼,供给港澳市场。

中山水出集团。

中山水出集团。

1962年,我国为增加港澳鲜活商品供应,开创了编号为751、753及755的三趟快车,每日满载供港鲜活商品,经深圳运抵香港。水出集团按照配额增加出口量,自此成为全国最大的港澳淡水鱼供应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贸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变革中,行业也面临着重新洗牌。水出集团品牌负责人胡小云介绍,水出集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例如2002年港澳出口配额取消,水产品出口转向市场化经营。在此之前,淡水鱼产品供给额度由南海、顺德、中山(即“水出”)等地的三家国有企业分配。进入市场化经营之后,最受打击的便是这三家“包分配”的企业。

好在,水出集团早已做好了市场化的准备。2000年前后,该集团一是创立“宝平鱼”品牌,推进绿色食品基地等的认证,走品牌化经营之路;二是加快建设自有水产品基地,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体系。

水出集团旗下产品品牌。

水出集团旗下产品品牌。

胡小云认为,前者回答了“采购商为什么要选择水出集团”的问题。而后者稳定了原料的采购价格、降低了公司的市场风险。配额放开以后,港澳与内地市场的价格变动并不同步,时常出现“价格倒挂”,原料自供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益于系列变革,中山水出最终成为三家“包分配”企业中唯一的幸存者。

市场化以后,中山一批民营水产出口企业也在加速崛起。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总经理余俊锋表示,外贸市场空间广阔、利润率较高、订单稳定,对供应端企业颇具吸引力。从2007年转型国际贸易以来,大成食品业绩持续上涨,目前年产值接近4亿元,除了港澳地区,产品也销往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

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中山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供港澳水产品淡水养殖基地。全市日供港澳水产品超过100吨;“四大家鱼”港、澳市场占有率分别保持在40%和80%以上。如今,淡水鱼在港澳街头已是随处可见,鲩鱼更是成为香港人最爱的鱼类之一。

质量为本

365天稳供港澳市场

作为港澳市场上金字招牌,“中山鱼”一直以“安全、足量、快速”闻名。香港回归以来,中山已供应香港水产品累计超过50万吨,无一批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中山是怎么做到的?

——保障品质。

在水出集团的精养塘里,一车车淡水鱼从合作养殖场转运而来,这些鱼在体积上已经达到售卖标准,但离出口,却还差关键一步——便是“减肥”。

“瘦身鱼”。

“瘦身鱼”。

胡小云介绍,水出集团实行“公司+出口基地”模式,实现对养殖环节的全程可溯源管理。养殖初期由出口基地完成,养殖人员在这个过程会对每一次的投料、换水、换药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公司在收购出口基地活鱼之外,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精养。一方面是降低药残、保障安全;另一方面让鱼实现“减肥瘦身”,从而使其肉质紧致、鱼腥味淡化。

出口过程中,中山鱼还要经过“六道关”:企业自发设置了“两道关”:鱼苗和精养鱼检测;检验检疫部门设置了“三道关”:养殖过程中的抽检、塘鱼转移至精养仓前的抽检和企业申报出口上市前的抽检,检测项目达几十种。运至目的地后,各批次活鱼还需经过港、澳食物环境卫生署的抽检,确认没问题后才能进入市场。

海关部门现场检测。

海关部门现场检测。

“2005年涉及‘孔雀石绿’事件,活鱼供港曾一度停市近半个月。水出集团因养殖标准此前已达到欧美出口标准,成为复市后国内首个为香港供应活鱼的企业。”胡小云回忆。

——保障稳定供给。

中山市高度重视水产业发展,近年水产品增量迅速。数据显示,中山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30多万亩,产值90多亿元,淡水养殖产量位列全省第五名。此外,中山大力支持企业和养殖户进行出口基地备案注册,仅水出集团拥有供港澳出口注册基地总面积2.6万多亩。为中山鱼出口提供了稳定的原料基础。“周边城市的水产品出口,也要从中山收购原料。”胡小云表示。

中山市水产养殖面积达30多万亩。

中山市水产养殖面积达30多万亩。

“供港澳既是市场业务,也是责任。”胡小云介绍,前两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水出集团供香港鲜活水产品业务面临着“三高一难”的局面,即高风险、高成本、高强度和一车难求,但“不管晴天雨天台风天,保供港澳市场每一天”一直是水出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疫情期间,该集团依旧每天超30吨活鱼安全输港。

一直以来,中山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供港澳农产品出口工作。一方面通过政策宣讲、现场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和质量体系管理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供港水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优先保障鲜活农食产品有效供给,例如设立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支持水产等鲜活农产品“5+2”“7×24 小时”通关。

发力预制菜

融入“双循环”市场

60多年来,活鱼一直是水出集团出口的“主力军”。但近两年,该集团把原有的三个水产品加工厂改成预制菜车间,组建食品研发团队。记者在水出集团旗下溢鲜汇预制菜门店看到,门店内预制菜品种类繁多,除了鱼罐头等传统即食产品,还有鱼丸、脆鱼片、鱼面、酸菜鱼等当下火热的预制菜,每一类又有不同的口味。

水出集团溢鲜汇预制菜门店。

水出集团溢鲜汇预制菜门店。

“当前水出集团预制菜品年出口额约1.5亿,约占水产品总出口10%。”胡小云表示,产品策略的改变有两个原因:一是“宅经济”崛起。前两年在疫情影响下,社区生鲜在港澳地区发展迅速,冷鲜和预制菜赛道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二是提升产品附加值。预制菜品相比活鱼价格更为稳定,且有较高的利润。

水出集团加工车间。

水出集团加工车间。

近年来,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借着预制菜风潮,水出集团加速向国内市场拓展。胡小云表示,相比港澳市场,预制菜在国内电商零售、餐饮供应等渠道都已十分成熟,发展潜力巨大。今年,水出集团国内市场销量增长超50%,预制菜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执行的是‘三同’标准(同标、同质、同线),以出口品质做国内产品,保证安全、健康,这是我们布局内销预制菜市场的优势。”胡小云表示。

向国内市场拓展的不止水出集团一家。早在2019年初,大成食品为向内销市场转变,前后花了近5个月的时间到北京、陕西、江浙等地进行市场调研,摸索各个地消费者的口味,为逐步转向内销做准备。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大成食品新推出的酸菜鱼等预制菜产品在境内市场大受环境,让其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业绩稳步增长。该公司以往主要以出口为主,如今内销产品占据了6成。

大成食品酸菜鱼预制菜。

大成食品酸菜鱼预制菜。

为满足订单需求,去年4月,大成食品约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开始投产。新工厂产能扩大了一倍,配备了万吨全自动化智能立体冷库。“境内外市场的均衡发展,提升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余俊锋说道。

【策划】高永彬

【记者】陈思蓝 朱洁珊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黄帼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