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微信公众号推文称,四川攀枝花凯特芒果“大量滞销”,农民“亏得血本无归”。8月12日,攀枝花市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监督科回应称,当地没有出现芒果滞销的情况,这种行为是“卖惨营销”。媒体调查发现,攀枝花芒果、凉山会理石榴、凉山盐源县苹果等,都曾有过被“卖惨”的经历。
每过一段时间,特色农产品滞销的新闻都会见诸报端。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能看到地方官员出马,吆喝当地农产品。每次见到这种新闻,人们一般都会生出恻隐之心。在的确需要的时候,大家也都愿意顺手支持一下。从这些小小的农产品营销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人心的温暖,也一次又一次地见证国人的团结与友善。但冷静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悲情营销于产业发展未必有利,其原因在于,这种打法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农产品滞销,主要是因为供需对接不畅,打乱了价格机制。在传统农业格局中,农民与市场的隔阂,注定他们对市场需求不够敏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在选择特色农产品种植品种时,基本都是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上一年什么价格贵就种什么,等人们扎堆种植的时候,这一农产品的价格必然会下跌。作为对市场隔膜的“回馈”,农产品时常陷入“价贱伤农”怪圈。于是,各种悲情营销借助这一形势纷纷上演。
众所周知,信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悲情牌的泛滥,无疑打破了这种信任机制。其本意即便是帮助农民渡过难关,但每个人的同情阈值都有限,这种营销用多了就会“不好使”,遑论延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加之“假滞销”新闻导致的信任机制破坏,最终会使悲情牌演变为“狼来了”的游戏,再也无法取信于消费者。
从消费心理来看,如果特色农产品质量够好,卖惨会给人们传递“质量一般”的信号,这对农民显然不公;如果农产品质量不好,这种博同情的方式则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就算侥幸卖惨成功,那也是赢得一时欢笑,长期看会扭曲价格信号甚至引起产业失范。
从这意义上看,农产品滞销的解药,终须从市场中去寻找。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就生产什么样的农产品。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服务,就提供对应的优质服务。这样的话,即使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也可以通过更优质的附加服务完成营销的超越。与其他工业品一样,农产品也不存在一蹴而就、包打天下的营销捷径。但可以肯定,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只要以做好服务的心态、做好产品的态度对待农产品,就一定能获得市场认可。
在助力农民融入市场方面,政府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为农业企业和采购商提供更多便捷服务,让产销对接更为顺畅;通过调查研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甚至可以往更高阶的品牌打造方向努力,共同面对市场风云,让市场引导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在基础设施层面,从政策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广田头小站、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建立适应农村现状的物流模式。如此一来,既能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又兼顾了市民利益,有效缓解了“价贵伤民”“价贱伤农”的问题。
(作者别傲,媒体人)